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身上5个部位越脏越健康别担心 [复制链接]

1#

宝宝出生前,每个准爸爸和准妈妈都会想象着宝宝的小模样,一定非常可爱漂亮吧。还有很多爸爸妈妈在宝宝还没出生,就买了一堆漂亮的小衣服。但是当宝宝出生后,尤其是出生第一天,很多妈咪都会有这种感觉:宝宝怎么这么丑?身上看起来还是“脏脏的”,甚至想赶快给宝宝洗掉。

但是医生告诉你,宝宝出生后身上这些“脏东西”不能随便乱洗,它们是在“保护”着小宝贝,如果洗不对,很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1、胎脂

宝宝刚出生时,身上有一层白色的物质,这是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带出来的脂肪,被称为“胎脂”。它说明妈妈孕期营养吸收的好,宝宝身体很健康。胎儿身上的胎脂是保护胎儿皮肤不受羊水浸泡的影响,出生后,这层胎脂仍对皮肤起到保护作用,能减少宝宝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虽然胎脂会让宝宝看起来脏脏的,但是也不要随意擦洗,一般在出生后1-2天内会自己吸收,所以妈妈不要担心哦。

2、头垢

新生宝贝头垢的成因是受母体残留激素的影响,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导致皮脂溢出,堆积在头皮上形成一层很厚的*褐色乳痂,类似鱼鳞般的污垢,它对宝贝的生长没有任何危害,还有润滑皮肤的作用,只是看上去比较难看。

有的妈咪试图用手指去把它们抠掉,或用些偏方草药外敷,这些做法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囟门附近,因此而引起脑部感染,最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在临床上时有发生。

妈妈可以做:

可将橄榄油或香油等植物油轻柔均匀地涂抹在乳痂的表面,让其在上面保留一个晚上使其软化,第二天早上用温水洗净,也可用宝贝头刷轻轻地去刷,结痂会渐渐的脱落。如果乳痂十分顽固,可以用同样方法坚持数晚。

3、耳朵

很多妈妈发现宝宝耳朵里会有脏东西,就像去掏出来,这样是不对的。少量的耳垢对耳道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妈妈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耳朵进水,尤其是在洗澡的时候。

妈咪在给小宝贝洗澡时,最好用手指将宝贝的耳廓遮盖住耳孔,尽量避免洗澡水流进外耳道。如果不小心水流了进去,立即把宝贝的头侧向一边,让进水的耳道口向下,轻轻拍打耳后部,有利于水流出,也可用棉棒轻轻地沾拭外耳道口把水吸干,但千万不要将棉棒插进外耳道,防止误伤鼓膜。

妈妈可以做:

每次清洗结束,要将外耳道和耳后皱褶及凹陷处皮肤彻底拭干,外耳道和耳后部的皮肤是宝贝湿疹好发部位,应经常保持洁净干燥为宜。

新生宝贝的骨骼尚未发育完全,耳部软骨较为软弱,上下壁之间很接近,外耳道几乎成了缝隙,引流不畅,皮脂腺和耵聍腺的分泌物及细菌容易存留于耳道深处,耳疖也好发于此。这里要特别提醒:在给宝贝洗澡和游泳时,要格外小心,谨防进水而诱发感染。

新生宝贝的咽鼓管短,位置低而平,平卧吃乳,易反胃呛咳,若是宝贝患感冒伴有流涕、鼻塞或呛咳,更要细心观察宝贝是否有耳朵不适,是否有分泌物流出或特殊的异味。

无论是中耳或外耳感染,痛疼都非常剧烈,如果宝贝总是抓挠耳朵,不停地哭闹,妈咪就要格外当心宝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应及时就医,延误治疗,会影响听力和平衡能力。

4、囟门

新生宝贝的头骨还没有完全长拢,没长拢的地方叫囟门,位于头顶部呈方形较大的柔软部位叫前囟门,位于枕后部呈三角形较小的柔软部位叫后囟门。囟门处是被一层坚硬的隔膜所覆盖着,一般触碰是不会受到损害,所以爸爸和妈咪可以放心地正常清洗和护理。

妈妈可以做:

由于前囟门处有一条动脉贯穿其中,所以看上去或触摸时会有微微搏动,这属于正常现象。

观察前囟门的状态常常能反映宝贝的健康状态,如果囟门是凹陷的,表明宝贝正处于脱水状态,提示你应该给宝贝补水了;如果囟门是凸起的,为颅内压力升高的表现,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提醒妈医院。

5、脐带

宝贝出生后有了自主呼吸,医生就会剪断脐带,残端用消*纱布包扎好,经历7~10天左右,脐带会自然脱落。出生不久的新生宝贝脐部会有少许渗出物或出血现象,局部较湿润,尤其容易受到致病菌侵袭而引起感染,这种感染极易扩散,常为新生儿败血症的祸首。

妈妈可以做:

脐带护理的最佳办法就是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家长每天给宝贝洗澡时,不要让宝贝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洗完后要用75%的酒精消*脐部,特别注意脐带根底部消*。

在垫尿布时,如果尿布比较长,最好在脐带的下部反折过来,以免尿液蔓延浸渍脐部,细心观察脐带周围是否有红肿、渗出或特殊的气味,如果有异常要及时看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