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采耳是一个专业术语,意思指掏耳朵。唐代的蔡洱作为采耳师,是采耳的创始人,同时也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赐名沐耳堂。在历代的传承之中,采耳在明末清初得到了兴盛发展。
采耳通过清洁耳道,能够帮助人体舒缓神经,预防各种疾病。采耳完成之后,可以有效提升听力,预防中耳炎和耳道的各种感染。采耳之后,还能够让疲惫的神经得到放松,调节紧张的情绪,缓解身心压力。
虽然大家都喜欢定期清理耳屎,但是耳屎对我们的耳鼓膜起着保护作用。因此建议大家不要过度的清理耳屎,适当留下一点点保护我们耳朵的内部环境。
为什么有的人耳屎是干的,有的是湿的?或许与这件尴尬事有关
耳屎在医学上有一个文艺的称呼——盯耿,是外耳道皮肤盯耿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皮屑混合而形成的。分为干性与油性两种:一类干性盯,一类湿性盯聆。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干性的,呈片状存在于外耳道内。有些人的耳朵油脂分泌特别旺盛,所以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较黏稠,有的凝聚成团,有的会流出耳外,俗称油耳。
油耳朵的出现还和基因有关,欧洲、非洲和美洲的人相比亚洲人,更容易出现油耳朵。在我国,油耳朵的人可能比较少,但在欧美和非洲,油耳朵才是大势,干耳朵很少见。
说到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下,由于感染中耳炎的时候,掏出来的耳屎比较油腻,这是因为耳屎里面的分泌物增多,所以耳朵比较湿润,容易产生油耳,这种情况还是要去看医生的。
油耳和糠耳哪一个更健康?
我国大部分的人都是糠耳,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决定的,其实,不管是油耳还是糠耳,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和听力,这都是正常生理现象。
健康冷知识
油耳屎是耳道的分泌物。油耳朵是外耳道皮肤的顶泌汗腺分泌较旺,使耳垢表现为黄色柔软稀薄或者黏稠的油脂状物。由于狐臭患者都具有顶汗腺分泌旺盛的特点,所以有狐臭的人一般都有油耳朵。但是,不是有油耳朵就一定会有狐臭,也有些人是油耳朵,但并没有出现狐臭。
温馨提示:如果不慎耳朵进水可以侧头让进水的耳朵冲地向下,用手拉外耳道,目的是使耳朵运动,帮助水流出,进行咬合动嘴,努力长大嘴巴再合并,活动颞颌关节,从而使外耳道上下运动,记住全程侧着耳朵,同时可以配合手掌压耳朵,改变水屏障的温度性,使水流出。
结语:一定要记住了,油耳朵不是什么疾病,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此外,不管是油耳朵还是干耳朵,都不要频繁地掏耳朵,只要适度清洁即可。
#健康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