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慢慢地袭扰着人们。
据世卫组织年3月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报告预计,到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同时,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城市的噪音污染等因素,也使年轻人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大。保护耳朵刻不容缓!
7个伤害耳朵的坏习惯
01
煲电话粥或不正确的使用耳机:长时间或频繁地接听电话。
02
经常用硬物掏耳朵:用掏耳勺、牙签等硬物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03
噪音:经常去KTV等高分贝场所,即使在这些高分贝场所短时间停留,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04
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人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甚至可能引发耳聋。
05
不正确的擤鼻涕:如果用手捏住两侧鼻子擤鼻涕,压力太大会导致鼻腔的分泌物逆流,造成中耳炎。
06
经常酗酒:长期酗酒可能会产生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听力逐渐下降,导致神经性耳聋。
07
滥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听力受损有哪些表现
总是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
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
别人总认为你说话声音变高;
出现耳鸣、耳痛;
习惯加大音量。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听力损伤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时机,听力将很难恢复。
科科提醒
如何正确保护你的耳朵
1、洗澡、游泳时注意防水,及时清理
因为皮肤、鼓膜在水中浸泡,加上耵聍(耳屎)的刺激,容易引起外耳炎。若原来有鼓膜穿孔者,水入耳难免引起中耳炎复发。
2、戒除勤掏耳朵的习惯
耵聍是一种外耳朵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我们在吃饭、说话时可自行排出。掏耳不慎可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
3、远离噪声及高强音现场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音损害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汽车鸣笛声、KTV里的音响声、便携音乐设备里面的音乐声等过大都会“伤耳”,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减少噪声对耳朵的影响。
4、正确佩戴耳机
不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耳机,不可持续时间过长地戴耳机,更不可戴着耳机睡觉。耳机最好用降噪耳机,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最好不超过60分钟。
5、远离毒性药物
耳毒性药物是指有可能造成耳内结构性损伤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种损伤将会导致临时或者永久听力损失,也会对已存的感音性听觉损失造成更大的伤害。
6、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耳部等。
7、擤鼻涕时姿势要正确
用力擤鼻涕或吸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者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擤鼻涕应该左右鼻腔一个一个的擤,切勿将左右鼻孔同时捏住擤鼻。擤鼻不可将鼻腔内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8、部分患者不适合坐飞机
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者,不宜乘坐飞机出行,否则可能引起航空性中耳炎,出现耳痛、鼓膜充血、中耳积液,甚至听力下降,另外,飞机起降时应主动做吞咽动作,让咽鼓管处于不断开放的状态,保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9、谨防其他疾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耳聋者,临床上首推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也可引起,故对有这些病的患者应监护其听力。
10、定期检测听力
老年性耳聋是人类机体老化过程在听觉器官的表现,出现的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与遗传及整个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有害因素有关。所以老年人应该定期检查听力。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有来医生、上饶疾控
原标题:《健康
这些习惯伤耳!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