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耳聪目明”。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收集外部的声音信息,并通过听神经通路传递给大脑的听觉中枢处理。听觉和视觉一样,是学习、交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渠道。
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到年,预计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听力教育、检查及康复的工作十分繁重。
生活上很多坏习惯都会对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那么,究竟哪些习惯会损害孩子听力呢?今天一起了解下吧!
用力擤鼻涕
大多数的父母给孩子擤鼻涕的时候,习惯同时按住孩子的两侧鼻孔,然后嘱咐孩子使劲用鼻孔喷气。这样的动作会让孩子过于用力,使鼻腔内的细菌在压力下经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给耳朵带来损害。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压一侧鼻孔,然后轻轻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再用同样的方式排出另一侧。
过度掏耳朵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掏耳屎,可过度掏耳屎会使细菌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等,还可能影响孩子听力。
耳屎太多可以挖,但须小心谨慎,医院清理耳道。切忌用不清洁的针棒、发卡等物品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乱掏。
游泳感染
游泳时,由于泳池水质比较差,可能会刺激耳膜,加上孩子的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引起中耳炎。
孩子游泳玩水的时候,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最好配有专业的游泳耳塞。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在宝宝耳边大声说话
研究表明,声音达到80分贝时,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晕、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85分贝以上,就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损伤,甚至不可逆的永久性损害。
在封闭空间里大声听音乐
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若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环境中,对孩子的耳朵极易造成伤害。所以家长们最好不要带孩子去酒吧、KTV等吵闹的娱乐场所,在自己家中也要注意音乐的音量,别毁了孩子的听力。
生活上的很多细节都会对孩子的听力造成影响,这些细节容易被忽略,所造成的危害却可能会很大。所以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