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芎菊上清丸佛系霸道总裁的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1#
菊花、羌活、防风、荆芥穗、薄荷、川芎、白芷、*芩、*连、栀子、连翘、桔梗、藁本、蔓荆子、甘草。《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前两期谈了两个治风寒的药,出于对称美的执念,咱们可以再聊两个治风热的药。说起治风热感冒,最有名的方子,应该是吴鞠通的银翘散。老人家道理讲得好,方子也配得妙,《温病条辨》里安排得明明白白。用好了,效果是“覆杯即解”,姑且留到后边说。今天说的药,不是那么出名,也没那么古老,但绝不妨碍它是个好方子,它的名字是——芎菊上清丸。聊药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咱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个概念挺有意思的,不知您有没有留意琢磨过,叫“七窍”。《封神演义》里,妲己要害死比干,借口说自己心痛,只有吃掉比干的“七窍玲珑心”才能治好。这个“七窍玲珑心”,真的是心上有七个孔吗?还是另有所指?咱们不知道。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七窍”很早就有了,意思也很实在,而且确实和“心”大有关系。哪七窍呢?很多人都知道: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张嘴巴。有人奇怪:七窍都长在脑袋上,和心有什么关系?古人说,它们是上下级的关系。四海之内王最大,一身之中心最大。《内经》说“心主神明”,主管人类最高级的精神活动。七窍呢,是心的下属,各显其能,辅佐心认识这个世界。用今天的话说,七窍就是感官,是人类体验感受世界最重要的工具。古人对七窍的态度,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叫“又爱又恨”。为什么爱?一个人感官发达,捕捉事物就更快,理解力也强。咱们夸一个人脑子好,常说他“聪明”。什么叫聪明,就是耳聪目明,反应快,辨识力强。为什么恨?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两个地主,一个住南边,一个住北边。离得太远,想聚会怎么办?谁也别多掏车票钱,都到中央的地主那儿聚会。中央的地主叫浑沌,热情好客,就是有个缺陷——脸是个白板肉坨坨。两个傻哥们老是白吃白喝,有点过意不去,就商量,咱俩帮老浑凿个七窍吧,至少能吃好吃的,看见好哥们儿呀!结果吭哧吭哧,每天凿一个,七窍倒是凿出来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你看,本来人家活的好好的,懵懵懂懂的,您非要让他知道:这是漂亮的,那是丑的;这是金条,那是大粪。人的分别心打开了,浑沌的快乐就死了。所以,古人无论是养生还是论道,关于七窍的劝告大概有两个:第一,明确上下级关系,心得管住七窍,不能让七窍把心带跑了。第二,七窍不能不用,也不能过度用,用太狠,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反噬。说了这么多闲白,有点偏离主题了。传统医家,讲不出浑沌的故事,他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