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入园体检听力不通过,原因竟然是 [复制链接]

1#
快开学了,不少升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做入园体检,最近,我听到一位医院体检的时候,发现听力竟然没有通过。按说,出生的时候听力没问题,为啥现在听不清了呢?我跟她说,其实不用担心,很可能不是生病了,而是耳道被堵住了。后来,经过医生诊断,发现果然是耵聍栓塞,也就是“耳屎”堵住了耳道。别小看娃的耳朵问题,医院门诊数据统计,每年患耳道感染疾病的孩子,六成以上都是因掏耳朵不当引起的。真的需要好好说说。

需不需要给娃掏耳朵?

正常人的外耳道的外1/3段为软骨部分。软骨的皮下组织内分泌出一种叫做耵聍的物质,俗称耳屎。

耵聍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御有害菌种、灰尘和小虫。

所以,从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掏耳屎的,因为外耳道内的耵聍可在人咀嚼、张口时自行排出。如果掏耳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如果不小心刺破鼓膜甚至可能导致听力丧失。

特别是有的家长喜欢用棉签给娃掏耳朵,孩子的耳道小且浅,普通棉签太过粗大,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引发永久性的伤害。

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家长手一抖,棉签、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

当然,有些家长问了,如果发生了像我们开篇说的情况,甚至都影响孩子听力了,也不用给娃掏耳朵吗?

大家可以先观察宝宝的耳道,如果只是多,但并没有完全堵住,孩子也能正常听到,用柔软湿润的布擦拭外耳口,同时让他们多张嘴,尽量耳屎自动掉出来。

但是如果发现无法处理,孩子表达有嗡嗡声,听力变差,医院进行处理。

宝宝耳朵进水了要紧吗?

有一个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时,大人给小孩洗澡时,耳朵不小心进水了怎么办。不能掏耳屎,但耳朵进水,必须要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果不幸感染到中耳,还会引发中耳炎。不过也不要往耳道里插入诸如棉签、手指等来“掏水”,因为这样掏很有可能把耳道里的耵聍或异物往耳道深处推。如此一来有可能刺破鼓膜带来听力损伤,二来可能刮掉外耳道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为细菌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正确的处理方式如下:1.清理家长先用毛巾把孩子身上和外耳周围的水擦干。2.侧躺,进水的耳朵向下让宝宝侧躺在家长的大腿上,进水的那边耳朵向下。用棉球或者干净毛巾、纱布轻轻清理外耳的水。但不要使劲塞到耳道里。接下来最好能有一个人按住宝宝的头部。3.塞棉球用干净的棉球轻轻塞住宝宝的外耳道,切忌使劲往里塞,绝对不要用棉签或任何硬的东西。4.压耳根或反复张嘴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促使耳道里的水流出来。也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如果进水较多,这种方法可以排除大部分的水。流出的水会被棉球吸入。5.软棉团旋转清理换一块干净蓬松的软棉团,轻轻塞入宝宝的外耳道(不要使劲往里塞),然后旋转吸水。若一次吸不干净,再换一块继续。在之后的几天里,家长应密切观察,如果宝宝耳朵有流水,或者甩头和用手抓耳朵,听力受阻,发烧等症状,医院检查。

怎么判断耳朵有问题

有的小孩得了中耳炎,并没有明显的感冒发烧症状,仅留清涕,但如果伴有上述表现,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

耳朵痛一下又不痛了,但精神没有平时好

时不时抓耳朵

对大人说话不理不睬,总是要大人重复一遍

喜欢把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

急性中耳炎如果发现及时,尽早诊治,一般可以痊愈,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听力。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变为慢性中耳炎,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听力永久下降,甚至有生命危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