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耳鼻咽喉科学概论
(一)耳鼻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1.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耳司听觉,主平衡。耳与肾、心、肝、胆、脾、肺等关系密切。
(1)耳与肾
所属关系:肾开窍于耳、耳为肾之官。
生理关系:肾藏精,耳得肾精滋养而功能健旺。
病理关系:肾精亏损,耳窍失养,则容易发生病。
诊断关系:肾开窍于耳、肾脏病变可反映于耳。
治疗关系:耳病多从肾论治,如滋肾填精、滋肾降火等。
(2)耳与心
所属关系:心寄窍于耳,耳为心之客窍。
生理关系:①心与肾的关系:心肾相交,心火肾水相互调和,则听觉聪敏。②心主神明,耳司听觉,受心之主宰。③心主血脉,耳得心血濡养而功能健旺。
病理关系:①心虚血耗,可致耳聋、耳鸣;②心肾不交,能使听闻扰乱;③邪热上犯耳窍,壅闭心包,则致*耳伤寒(脓耳颅内并发症)。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可从心论治或从心肾论治,如滋补心血、滋肾宁心、清心开窍、宁心安神等治法。
(3)耳与肝胆
所属关系:①与经络有关,“肝、胆经皆络于耳。”②生克有关,“肝为肾之子,肾气通于耳,则肝之气未尝不可相通者。”③肝肾同源,耳为肾窍,故肝与耳联系密切。
生理关系:耳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肝胆之气通达及肝血的濡养。
病理关系:①肝气上逆,发为耳病。②胆有热,上逆于耳而为病。③胆肝气机上逆,闭阻耳窍亦可致病。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可以从肝胆论治。从肝论治方面,如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平肝息风、滋补肝肾等;从胆论治方面,如和解少阳、行气通窍、清利肝胆湿热等。
(4)耳与脾
所属关系:脾经之络脉入于耳中。
生理关系:脾主运化,脾的功能正常,则清气上升,浊阴下降,耳得清气濡养而健旺。
病理关系:①脾虚清阳不升,致湿浊停聚,蒙蔽耳窍,可致耳病。②脾虚气血不足,耳窍失养亦可为病。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可以从脾论治,如补脾益气、健脾利湿、益气升阳等治法。
(5)耳与肺
所属关系:①与经络有关,手足三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相通,肺经别出的络脉循行于耳。②生克关系,肺为肾之母,而肾主耳。
生理关系:①肺主气,肺气贯于耳;②肺与肾,金水相生,而肾主耳。
病理关系:①风邪犯肺,肺气不得宣肃,可致耳病;②肺气虚弱,不能上贯于耳,亦可致耳病。
治疗关系:某些耳病可以从肺论治,如疏风宣肺、补益肺气等。
2.鼻与脏腑的关系
与肺、脾、胆、肾、心等脏腑。
(1)鼻与肺
所属关系: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官。
生理关系:鼻司呼吸,助发音,主嗅觉。肺鼻互相协调,完成其生理功能。故肺气通调和平,则鼻功能健旺。
病理关系:肺气失常,不能宣发肃降而上逆,则鼻窍壅塞为病。
诊断关系:肺开窍于鼻,肺脏有病常反映于鼻部,故察鼻可观肺脏病变。如肺气虚鼻白,鼻头色赤为肺热等。
治疗关系:鼻病多从肺论治,如疏风宣肺、益气固表、温补肺脏、养肺润燥等。
(2)鼻与脾
所属关系:鼻尖属脾。
生理关系:脾统血,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旺,则鼻的生理功能正常。
病理关系:①脾虚气血生化不足;②脾不统血;③脾胃湿热等,常循经影响鼻。
诊断关系:“鼻准属脾”,脾经病变可反映于鼻。鼻前庭红肿湿烂或鼻涕*稠者,多为脾经湿热证。
治疗关系:一些鼻病可以从脾论治,如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益气摄血、泻脾胃伏火等。
(3)鼻与胆
所属关系:①与经络有关,胆经起于目锐眦,曲折布于脑后,通过经络与鼻发生联系;②胆之气上通于脑,下通于頞(鼻梁),頞之下为鼻,脑为精髓之海,胆通过髓海与鼻相互联系。
生理关系:胆之气上通于脑。胆气和平,则脑、頞、鼻俱得安。
病理关系:胆腑有热,可以①循经直犯于鼻,亦可②循经移热于脑,而下犯鼻窍。③肝胆有热,火热上迫而致鼻衄。
治疗关系:某些鼻病可以从肝胆论治,如清泻肝胆湿热、滋养肝肾等。
(4)鼻与肾
所属关系:①督脉循行过鼻,肾经交会于督脉;②肺肾同源,肺开于窍鼻,故肾与鼻有着间接关系。
生理关系:①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之气津濡养、卫护鼻窍,有赖于肾之精气充养。②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开于窍鼻,鼻与肺协调而行呼吸,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才能完成。
病理关系:肾气虚,肺失温煦,易感风寒之邪,而出现鼻病。
治疗关系:一些鼻病可以从肾论治,如温补肾阳、滋补肾阴等。
(5)鼻与心
所属关系:鼻之山根部属心,鼻为心肺之门户。
生理关系:“心主神明”,嗅觉的功能亦在心的主宰下。
病理关系:心火亢盛或心肺有病可致鼻病。
治疗关系:有些鼻病可以从心论治,如清心泻火、补益心脾、活血祛瘀等。
3.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与肺、脾胃、肾、肝。
(1)咽喉与肺
所属关系:喉下接气道,与肺相通,属肺系。
生理关系:①肺与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行呼吸,发声音”的功能;②肺气充沛,喉的功能正常,则呼吸通顺,言语洪亮。
病理关系:肺失调和,如肺脏热盛或肺脏虚弱等,可直接由肺系上循,影响咽喉,引起咽喉疾病。
治疗关系:喉病常从肺论治,如疏风宣肺、补肺敛气、养阴润肺等。
(2)咽喉与脾胃
所属关系:咽下接食道,与胃相通,属胃系。脾经循咽喉夹舌本,脾与胃互为表里,所以脾胃与咽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
生理关系:咽司饮食吞咽。①咽喉得脾气输布的水谷精微而功能健旺。②咽喉功能健旺,饮食正常,呼吸通畅,脾胃才能完成它的生理功能。
病理关系:①胃热循经上炎,灼于咽喉,可致咽喉红肿热痛等。②脾气虚弱,不能化生阴津,咽喉失养而致咽喉病。
诊断关系:临床上症见咽喉红肿痛剧为胃热盛。
治疗关系:不少咽喉病证,可从脾胃论治,如清胃泻火、利膈通便、补中益气、养胃生津等。
(3)咽喉与肾
所属关系:从经络循行来说,足少阴肾经之脉入肺中,循喉咙,在经络上有直接联系。
生理关系:肾为藏精之脏,肾精充沛,咽喉得精气濡养而生理功能健旺,声音洪亮,呼吸均匀。若精气亏耗,咽喉失于濡养,则生理功能失常而易为病。
病理关系:咽喉疾病因肾脏病理变化而致的多为肾虚之证。肾阴虚,虚火上炎;肾阳虚,虚阳上越,均循经上炎于咽喉而为病。
治疗关系:咽喉的某些病证可以从肾论治,临床上针对咽喉病常有滋养肾阴、温补肾阳、引火归原等治法。
(4)咽喉与肝
所属关系:肝经循喉咙之后,肝之经气上达咽喉。
生理关系:肝主疏泄,而肝之经气上达咽喉,气机调畅,则咽喉通利。
病理关系:肝气郁结,疏泄升降失常,肝郁化火可致气血凝滞于咽喉而发病。
治疗关系:一些咽喉病证可以从肝论治,如清肝泻火、疏肝解郁、行气化痰等。
(二)耳鼻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1.耳与经络的关系
五条阳经(除大肠经外):
①胆经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
②三焦经均从耳后入耳中,走耳前;
③小肠经的分支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入耳中;
④胃经从大迎,循颊车,上耳前;
⑤膀胱经从颠至耳上角。
2.鼻与经络的关系
五条阳经(除三焦经外)、任、督二脉及阴跷脉:
①大肠经,止于鼻旁;
②胃经,起于鼻旁;
③小肠经,从颊抵鼻旁到内眦;
④膀胱经,起于目内眦。
⑤胆经,起于目外眦,下行至大迎,合于手少阳至目眶下。
⑥督脉,沿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
⑦任脉,分左右循鼻旁,至二目下。
⑧阴跷脉,循鼻外侧到达目内眦。
3.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十条经脉(除心包经、膀胱经外)、任脉、冲脉、阳跷脉、阴维脉
肺经:循咽喉,横出腋下;
大肠经:从缺盆循颈;
胃经:循喉咙入缺盆;
脾经:循咽喉,连舌本散舌下;
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
小肠经:循咽,下膈;其支者从缺盆循颈,经咽喉上颊;
胆经:从耳后,循颈过咽;其支者,经咽喉至缺盆。
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三焦经:从肩上走颈,过咽喉;
任脉:沿着腹内,到达咽喉部;
冲脉:会于喉旁,络口唇。
阳跷脉:从肩部循颈过咽上夹口角;
阴维脉:从胁部上行至咽喉。
第二单元 脓耳
(一)临床特点
以耳部疼痛、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
(二)诊断
1.病史:
初发者大多有外感史;
病久者有耳内反复流脓史。
2.临床症状:
①急发者,耳痛逐渐加重,听力下降,耳内流脓。伴外感症状。若为小儿,症状较重,可见高热、呕吐、泄泻或惊厥。
②鼓膜穿孔流脓后,全身症状逐渐缓解。
③病久者,耳内反复流脓或持续流脓、听力下降。
3.检查
①鼓膜红赤、肿胀,向外膨出,正常鼓膜标志难以辨识。
②鼓膜穿孔前,局部可见小*点(脓点),初始穿孔较小;或可见脓液从小孔搏动性流出。
③日久,鼓膜穿孔较大,反复流脓。
(三)鉴别诊断
与耳疖、耳疮(外耳道炎)的鉴别
共同点:耳疖、耳疮者也可有耳痛、分泌脓液等。
不同点:耳疖、耳疮病位较浅,在按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时,患耳疼痛加剧,其脓液及分泌物来源于外耳道局部,而无鼓膜穿孔。
脓耳则因鼓膜穿孔,脓液流出积于外耳道。两者病变部位不同,仔细检查,不难鉴别。
(四)治疗
1.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①一般来说,早期多为实证、热证;流脓日久,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②按其脓色,*脓多为湿热,红脓多为肝胆火盛,白脓多为脾虚,流脓臭秽黑腐者,多为肾虚。
(2)治疗原则:
①实证祛邪为主;虚证扶正为主。
②在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排脓。
(3)证治分类
分型
主症
兼证
检查
治法
方药
风热外侵
耳痛逐渐加重,听力下降,或耳内流脓、耳鸣发热、恶寒或鼻塞流涕,舌红,苔薄白或薄*,脉弦数鼓膜红赤,或鼓膜小穿孔及搏动性流脓,传导性聋疏风清热,解*消肿蔓荆子
散加减
肝胆火盛
耳痛剧烈,耳鸣耳聋,脓液*稠或带红色发热,口苦咽干,小便*,大便干,舌红苔*,脉弦数有力。小儿症状较重,有高热、烦躁不安、惊厥等鼓膜红赤饱满,或鼓膜穿孔,耳道*稠脓液,传导性聋清肝泻火,解*排脓龙胆
泻肝汤加减
脾虚湿困
耳内间歇性流脓,脓液清稀,量多,无臭味,听力下降或有耳鸣头晕,面色少华,纳差,便溏等。舌淡,苔白腻,脉缓弱鼓膜浑浊、增厚或有白斑,中央性大穿孔,通过穿孔可见肉芽、息肉。传导性聋健脾渗湿,补托排脓托里消*散加减
肾元亏损
耳内流脓,反复发作,量少,脓液秽浊或豆腐渣样,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鼓膜穿孔多在边缘部或松弛部,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补肾培元,化湿祛腐肾气丸加减
1.风热外侵:蔓荆子散
蔓荆子散生地芍,桑皮木通茯苓加
麦菊升麻前胡草,疏风清热消肿佳。
风热偏盛,去生地、麦冬,加柴胡、薄荷;若鼓膜红肿、耳痛剧烈,加野菊花、蒲公英、地丁、板蓝根。
2.肝胆火盛: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火*炽盛,流脓不畅,选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小儿热盛,加钩藤、蝉蜕。
3.脾虚湿困:托里消*散
托里消*芎归芍,参芪苓术草皂角,
银花桔梗及白芷,扶正祛邪攻效卓。
纳差、便溏等,加薏苡仁、砂仁;脓液*浊,加*芩、蒲公英、野菊花;脓水夹血,加生地、丹皮、石菖蒲;痛如锥刺,加生牡蛎、珍珠母、夏枯草等;小儿热盛,加钩藤、蝉蜕。
4.肾元亏损:肾气丸(加鱼腥草、金银花、木通、夏枯草、桔梗)
肾气丸主肾阳虚,熟地山药及山萸,
少量桂附苓泽丹,水中生火在温煦。
化腐成脓,加穿山甲、皂角刺、板蓝根、金银花、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虚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等,用知柏地*丸加减。
2.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清除脓液: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也可用负压吸引法。
2)滴耳:鼓膜未穿孔者可用2%酚甘油滴耳剂滴耳,消炎镇痛。若穿孔应立即停药,防止腐蚀黏膜和鼓膜。
3)滴鼻:急性期鼻塞者,可用芳香通窍滴鼻剂(滴通鼻)或1%麻*素滴鼻。
4)吹耳:慢性期鼓膜穿孔大、脓液少者,用可溶性药粉吹布患处。注意:鼓膜穿孔较小或引流不畅时,应慎用药粉吹耳。
5)涂敷:脓耳并发耳前后红肿疼痛者,可用金*膏、*连膏、鱼石脂软膏或紫金锭磨水涂敷以清热解*,消肿止痛。
(2)针灸疗法
1)体针:取耳门、听会、翳风,配穴选外关、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侠溪、丘墟等。
2)灸法:虚寒者选用翳风穴悬灸,亦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
绍麒易医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