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世卫组织发布《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
很多人觉得,耳朵有什么好爱的,听力正常就行了呗!其实不然,现如今除了常见的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疾外,不良的用耳习惯还会导致年轻人“耳鸣”,甚至有的人还可能因此患上癌症。
耳朵,患癌?或许有人会觉得是耸人听闻,医学研究显示,耳癌主要由病毒感染和慢性刺激等诱发。主要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和中耳。早期表现为屑状斑丘疹,搔抓容易引起出血,逐步发展为硬结,之后表面糜烂、溃烂或形成菜花样肿物。
不合理掏耳朵,是耳癌发生的导火线!
挖耳勺如果不及时进行消毒,或者清洁不当,会携带病菌,人掏耳朵时,病菌进入耳道——引发病毒感染。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可以保护耳道的皮肤。频繁掏耳朵就会把保护层破坏掉,外耳道皮肤变得干而且痒,而越痒越掏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外耳道的皮肤比较娇嫩,长期刺激会造成外耳道炎症、感染,继续过度刺激就可能导致癌变。
除了掏耳朵,耳内病毒感染、耳部血管病变、内耳窗膜破裂等原因也会诱发耳癌,只是相对概率较低。
这,还能愉快掏耳朵吗?
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
1、掏耳朵千万不可太频繁,一般10天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2、不建议使用棉签、金属等掏耳。另外,指甲缝易藏匿细菌,平时最好也不要用手指掏耳朵。
3、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耳屎分泌较多,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不舒服、特别痒,或者有流水、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应医院进行就诊。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要想保护耳朵
一定要注意做到:①戴耳机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戴耳机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背景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
②不要长时间“煲电话粥”。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伤听力的一个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打电话时一次尽量不要超过3分钟,免听的损伤会更小;
③不要长时间待在高强度噪声的环境中,如酒吧、KTV等,更不要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④不要频繁掏耳屎、游泳时进水、耳外伤
⑤不要忽略感冒鼻炎,用力擤鼻涕、吸鼻涕,滥用抗生素;
⑥控制烟酒食用量,不要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于其他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