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只食物,耳朵也会发霉,警惕这个坏习 [复制链接]

1#

有媒体报道,28岁的小杨因为耳朵不舒服发痒、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右侧耳道充血肿胀,耳道表面像“发霉”了,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状物体,医生诊断为霉菌性外耳道炎。

霉菌比较喜欢潮湿、温暖、阴暗的环境,而我们的外耳道正是这样的一种环境,碰上炎热潮湿的夏季,霉菌性外耳道炎更是高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王丹妮介绍,外耳道皮肤特别薄又没有什么皮下组织,损伤之后很容易肿,同时外耳道狭窄,潮湿、不通风、积存分泌物等都会给霉菌滋生提供条件。用不干净的手或不卫生的工具掏耳朵,或掏耳朵时不慎损伤外耳道皮肤等,都可能引发霉菌性外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症状就是痒,一些患者因此反复掏导致皮肤破损而感到疼痛,破损还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流脓。针对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疗,王丹妮介绍道,医生通常先将菌丝清理干净,然后在耳朵里面用一些抗真菌药物,或者使用硼酸酒精滴耳剂消杀。耳道已经肿胀的需要先消肿,消肿干燥让耳朵形成一个干燥通风的环境,这样就不利于霉菌的生长了。

患了霉菌性外耳道炎不建议自行治疗。王丹妮提醒,“市面上能买到的药物基本都是抗生素。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使用后真菌非但不会被杀死,反而会长得更旺。滴进去的药水一方面让外耳道更加潮湿,另一方面会抑制细菌生长,打破了细菌和真菌的平衡。”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通风,用扇子或吹风机轻轻吹干耳道。

霉菌性外耳道炎很容易复发,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耳朵进水。若不慎进了水,应将耳道垂直地面,蹦一蹦将水控出,或去药店购买婴用细头棉签,洗手后再清洁耳道,注意不要戳得太深,掏完一边换新的再掏另一边,避免交叉感染。王丹妮补充道,“耳朵有自洁功能,不需要频繁额外干预清洁,外出采耳一定要选择正规机构,以免因工具清洁消*不到位而引发感染。”

新京报记者刘旭

点击图片或扫一扫,进小鲸铺子逛逛~

点击图片阅读

打个哈欠,肺就“炸了”?这是真的!并且这个症状“偏爱”高瘦的男性

乏力、身上出现淤点、牙龈出血?快去查查你的血小板有没有减少

被猫抓伤是小事儿?小心“猫抓病”,留意高烧和皮疹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