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中耳炎处理不当易致聋,6招教你来预防 [复制链接]

1#

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冬天是宝宝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而这些疾病容易出现并发症——中耳炎。小儿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的发现、治疗,最终会影响宝宝各方面的发育。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只中耳范围内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炎症。

注:中耳包括鼓室、乳突、耳咽管和鼓膜。

诱发中耳炎的病因:

1、宝宝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成水平位。病原体或是分泌物能够轻易的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2、出现感冒、鼻炎、咽炎、猩红热、和流感等呼吸道及咽炎部位的疾病时,分泌物增多。当鼻咽部有大量的细菌,病原体就容易进入中耳,从而引起中耳炎;

3、如果宝宝的喂奶姿势不当,比如让宝宝平躺着喝水、喝奶,奶水就有可能从鼻咽部位流入中耳,从而导致中耳炎;

4、给宝宝掏耳朵时不小心戳伤外耳道黏膜,或者是鼓膜,都有可能诱发中耳炎;

5、一少部分的中耳炎患者是因为患有败血症;

6、环境差、人口密集的地方,病菌就多。呆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有可能感染中耳炎;

7、由于疲劳、睡眠不够、或是能量消耗过大而没有得到补充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的情况;

需要尤其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在前期治疗时,情况大有好转,很多人误以为是病情结束,实则不然。如果在这时中断了治疗,没有根治,那么就很有可能从急性中耳炎转变为慢性中耳炎。

小儿中耳炎包括三种: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一、非化脓性中耳炎

又叫做渗出性中耳炎,或者是卡他性中耳炎。病因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引起,常见于幼儿。

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自声过响(比如吞咽时出现耳内作响等情况)、有轻度耳疼痛。

这种类型的中耳炎是小儿致聋最常见的原因。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发生在感冒、或是急性传染病期间。尤其是免疫力差、体质弱、有贫血、糖尿病等病症的小儿,最易感染。

表现为:耳部疼痛、流脓、患儿会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严重时会有脑膜刺激症状。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是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有时还有变形杆菌混合感染。具体分为三种:单纯型、坏死型、和胆脂瘤型。

表现为:局部破坏严重,反复发作,持续流脓,听力下降。

我们如何预防中耳炎?

1、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病菌感染能力;

2、防止呼吸道感染,可以有效预防中耳炎;

3、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干燥;

4、鼻咽部的疾病要及时的治疗,保持鼻咽部的清洁;

5、婴幼儿要避免出现呛咳的情况;

6、避免外耳受伤。

在宝宝患了中耳炎时,妈妈们一定要及时的发现,然后及时的治疗,不要让小病拖成大病。

我是帮妈,两个孩子的妈妈,一名高级育婴师兼具插画师,有关孩子教育、生理、心理、营养、日常保健与护理等方面问题,问我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