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互联网指北
采耳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提在两年前,得到的回答可能只是流传于川渝地区的一种民间手艺,常见于诸多旅游宣传片里。但在今天,这两个字不仅意味着一门十分赚钱的生意,甚至正在如今的社交网络上形成一波新的流行文化:
在微博、抖音、B站,关于“采耳”的视频时不时地会出现在你的时间线上,或被形容为“中耳炎教程”,或被定义为“脑子进水疗程”,风评在“祖国传统文化”和“软色情擦边球”之间反复横跳,轻易收获百万级播放量;
在百度,以“采耳”作为关键词搜索,你会发现除了满屏的招商加盟广告,还有许多关于通过采耳创业,发家致富的新闻。
例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庆某采耳品牌也会告诉你,自己在重庆南坪一家店每日流水在~元之间,好的时候能达到1万;另一家品牌则声称,自己在杭州的一家平的门店7月创造了30万的营业额——当然他们似乎更想传递这样的信息:获得这样的回报率“仅需”到不等的加盟费。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的”知乎也是采耳的忠实拥趸,问题“采耳是一种什么体验”已经有超过多万人阅读,“采耳”、“挖耳朵”等标签话题量正在指数级增长,时不时在知乎日报上露脸。
地图上的反馈更加具体,搜索采耳你还会发现不仅在成都、重庆这样极具采耳文化的城市遍布采耳门店,甚至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的街头巷尾也都被采耳所攻陷。
(左中右分别是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并且伴随着话题量不断升温的,还有修饰“采耳”的定语。与两年前时常捆绑的“休闲”“安逸”“养生”不同,采耳开始大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产业、生活方式、地方经济联系在一起。
要知道在行业媒体的语境里,人们对于一个消费场景的修饰语“上纲上线”通常意味着两件事:一个新的“财富密码”正在形成,或者一个旧“财富密码”正在试图让人们相信自己“还在逐步形成”。
猎奇生意,口红经济
要说采耳为什么火,时间可能得退回到几年前。
在年9月,老牌综艺快乐大本营在这一期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嘉宾——采耳仿声美女主播。在节目现场,主播表演了如何通过耳机模拟采耳的声音,让人们达到颅内高潮。这一番操作,不仅引来了*、乔杉等人的惊叹,也第一次让网友们对这个传承于街头巷尾的民间手艺产生了兴趣。
采耳第二次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