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耳屎要不要经常掏一直不掏,会不会堵住耳朵 [复制链接]

1#
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107/96043.html

耳朵里面产生的分泌物俗称耳屎,很多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往往会定期甚至是频繁地掏耳朵。痒了就挠、不舒服了就挖。掏耳朵是我们闲来无事的习惯动作,可能很多人都会时不时的顺手拿个东西来掏耳朵,总觉得耳朵应该勤掏才干净, 但是有不少人都说耳屎不用处理,因为耳屎是会自行掉出来的。那么耳屎到底该不该挖?耳屎要经常掏出来吗?耳屎要不要清理?让我们跟随小编来学习下吧!

耳屎究竟该不该挖?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耳屎内的溶解酶混合了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产生微酸且抗菌的环境,可以保护我们的外耳道,避免细菌或是霉菌的感染。耳垢对外耳道皮肤具有防水保湿功能,若没有耳垢,外耳道皮肤会相当干燥,以及严重发痒。另外外耳道的耳屎在鼓膜前面,通过鼓膜声音缓缓传导进去,使鼓膜免受剧烈震动带来的损害,鉴于此,专家建议耳屎还是不要经常挖。

经常挖耳有什么坏处?

1、有很多人习惯用医用棉签掏耳朵,由于棉签的自身属性,它一般适用于擦拭耳郭位置,用其挖耳朵只会将耳屎往耳道里面捅,使其不能自行排出,由于习惯性的行为养成,很有可能把耳道弄破,造成损伤和感染,引起外耳道发炎(外耳道约有7~8公分)、长疖肿。最忌火柴棒、牙籤、细铁丝或小手指。

2、患有足癣或手癣的人,用手指掏耳,会将霉菌带入耳中,引起外耳道感染,导致奇痒难忍,感染湿疹等病症。另外经常掏耳,刺激耳朵,会导致耳边慢性充血、耳屎分泌旺盛,反而感觉有物堵塞不适。

3、经常挖耳朵还会引起耳屎分泌异常,耳屎可能会越来越多,新分泌的耵聍会由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其实耳朵里的少量耳屎,在人们说话、吃东西或跑跳、运动时,会自行掉出来或被震出来。

掏耳小贴士

1、如果耳屎积太多,塞住听道,影响听力,痒得难受时,可以用棉花棒把耳屎轻轻带出来,千万不要用手指甲、挖耳勺用力去掏。如果耳朵确实已被大块耳屎堵塞,又痒得难受时,应找医生检查、治疗,不可自己乱掏乱挖。

2、小孩子掏耳注意:由于小孩的外耳道皮肤十分娇嫩,又细又窄,所以加大了损伤外耳道的风险,如果有不适,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忙处理。

3、如果实在觉得耳朵发背、堵胀,应请医生诊治。

4、耳朵进水,如果耳朵进水,可以把头歪向进水耳朵那一侧,同时用进水耳朵那一侧腿单腿跳。等水分从外耳道流出来以后再用棉花棒吸干水分。如果方便,也可以用吹风机在离耳朵40厘米处对着耳朵吹一吹保持耳道清洁舒适。

5、卫生起见,不要与他人共用掏耳棒、不去不正规的养生店采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