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耳朵掏还是不掏终于有回答了 [复制链接]

1#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爽很舒适”的话题,那就是掏耳朵

大家好,我是会用两只手画画的但仍用一只手画的小熊医生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爽很舒适”的话题,那就是掏耳朵

说起这三个字,那种酥酥麻麻的感觉就来了。咱们平时掏耳朵的目的就是为了掏耳屎也就是耳垢

在医学上还有个相当好听的名字,叫耵聍。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橙色或淡*色的蜡质分泌物,同时还混有灰尘和皮屑

大家应该都从老一辈那里听说过“湿耳”和“干耳”

其实是因为皮脂腺分泌的不同导致的

干耳的耳垢会比较容易脱落,而湿耳也就是油性耳垢,比较容易堆积在耳道中,长时间积累会导致耳朵堵住

就会出现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的现象

关于耳垢,掏,还是不掏,这一个问题。小熊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尽量不掏!

首先存在即有意义,耳垢有润滑保湿、保护耳膜、抗菌防燥和自洁防尘的作用。再者耳垢会随着你平时的一些动作排出来

特别是咳嗽、咀嚼等动作

同号令,让旧耳垢蜂拥滚出耳道,给新耳垢腾出空间

就是说,外耳道是有着正常的新陈代谢及自洁作用的,功能很强大,无需劳您亲自动手掏!

但往往有些小伙伴“忍不住”上手,用长指甲、棉签、挖耳勺等工具

但这些工具,用力过猛可能导致鼓膜穿孔,甚至并发中耳炎

方法不当还会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

压迫鼓膜引起耳鸣、眩晕等症状,这时候再想去清理,难度就比较大了

再说到采耳,若是共用挖耳工具,可能会传染疾病,比如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HPV,可能引起外耳道乳头状瘤

最后小熊医生想告诉你,耳垢是会越掏越多的,一般情况下耳朵没有不舒服,就不需要处理耳垢

好了,这一期科普就到这里啦,我是小熊医生,咱们下期再见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