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年3月3日
我们迎来第23个
“全国爱耳日”
WHO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超过15亿人口(1/5)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至少4.3亿人(5.5%)需要听力康复的干预(听力下降程度为中度及以上者)。在第23个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听力健康的知识,保护好听力,更好聆听精彩世界!
测测你的听力
下面的10条测试中,假如你有一条或几条符合,证明你的听力有所下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听力。
1.电话中与别人交流比较困难。
2.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意思。
4.觉得人们说话的声音都偏轻或有些含糊不清。
5.有时候听不清一句话里的某几个字,经常要别人重复。
6.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大到别人都嫌吵。
7.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参加会议、在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交流困难。
9.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门铃声。
10.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损伤听力的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每位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听力变化轨迹,是由遗传特征塑造的,并在其一生中受到生物、行为和环境因素的双向影响。负面影响因素(致病性)包括与出生相关的不良事件、耳部感染、病*感染、噪声暴露、耳*性药物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正面影响因素(保护性)包括良好的耳部卫生、避免不良噪声暴露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致病因素可以通过防控而得以避免。
听力保健覆盖全生命周期(图片来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日常生活中八个坏习惯
易伤害耳朵、损伤听力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
长时间高音量佩戴耳机、经常蹦迪和去KTV都属于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
近距离、长期、高强度的噪声暴露不仅会使我们的耳蜗毛细胞受损,还会累及其他听觉传导的结构,导致耳鸣、听力下降。
无论戴何种耳机,我们都要记住一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总音量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经常掏耳朵
俗话说:“耳不挖不聋”,习惯掏耳朵,不洁的工具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几率,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实际上,耵聍(耳屎)生长到足够多时会自行脱落,不用主动掏。
身体过度疲劳
突发性耳聋患者以25-40岁人群居多,主要和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有关。疾病初期一般会出现耳鸣、耳闷涨感等症状,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则可能造成耳聋问题。
滥用药物
一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有一定的耳*性风险。常见的可能致聋的药物多为神经*性药物,需要进入中枢神经才会产生耳*性。老年人解*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更易引起耳中*而损害听力。
另外,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血脑屏障通透性强,众多药物皆易透过,极少量的耳*性药物即可造成严重后果,家长尽量避免应用。并且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前检测,进行预防。
乘飞机时要注意可做吞咽动作
坐飞机时,起飞或降落阶段,耳鼓室内外压差值大,长期坐飞机的人容易患有航空性中耳炎。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注意做吞咽动作,防止航空性中耳炎。
游泳前后不注意检查耳朵
游泳时耳道进水、呛水,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儿童多发。常见症状是耳朵闷涨、疼痛、听力下降、化脓等。游泳池水有很多细菌,在游泳前后需注意检查耳朵。
擤/吸鼻涕用力过猛
过于用力吸鼻涕,部分鼻涕会被挤入咽骨管,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以耳闷涨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但这种中耳炎不会造成流脓,耳痛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原标题:《全国爱耳日
关爱小耳朵聆听好“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