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志玲姐的童药圈志玲姐的童药圈
严谨、靠谱有趣的儿童合理用药知识
夏天来了!面对酷热的夏季,很多爸爸妈妈都会翻出自己的泳衣,都会带着孩子出去游泳。虽然在水中嬉戏能带来很多乐趣,但是,宝爸宝妈可别忽略了对孩子耳朵的爱护。进水严重时,可导致孩子患上外耳道炎。
1
什么是外耳道炎呢?
外耳道炎又称游泳耳,发生于耳道或者耳廓的皮肤感染,由于经常游泳或者耳朵接触水,导致细菌生长在潮湿的外耳道,同时由于潮湿使外耳道的皮肤发白肿胀,导致细菌侵入软化的皮肤并繁殖。
无论什么年龄,耳道损伤和湿疹、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均可以增加游泳耳发病的可能性。
即使只是轻微的游泳耳,年长的孩子也会抱怨耳道发痒和堵塞感;但年幼的孩子无法准确地向家长表达不适感,但如果他有将手指伸入耳朵,或者用手摩擦耳朵这些动作,可能是耳朵有痛感,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并且,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接触水后6小时至5天之间;此时,耳道的开口处可能肿胀、发红,如果你检查他的耳朵时,压迫或向下拉将会弄疼他。
严重的游泳耳患者,将持续疼痛并且程度剧烈,孩子会经常用手捂着耳朵哭泣;轻微的运动,甚至咀嚼都会导致疼痛的加深。这时,肿胀的外耳道的开口处实际上已经闭合,可能会流出少许液体或者樱桃色的物质,也会有低热的表现,很少超过正常体温1~2度。
因为游泳耳不影响听觉器官,所以阻塞引起的任何听力丧失都是暂时的,感染很少向更深部组织扩散。但是如果感染向深部扩散,就需要立即进行治疗。
2
“游泳耳”如何治疗?
如果孩子耳朵疼痛,或者怀疑是游泳耳,医院治疗。不幸的是有时父母不能区别孩子是患了游泳耳、中耳感染还是其他相关性疾病,记住,不要尝试自己进行治疗。
在医生的叮嘱下,你可以通过使用扑热息痛,或者将热垫子、热水瓶放在耳朵周围,以减轻孩子的疼痛。稍大的患儿也可以使用可待因止痛,但除了扑热息痛以外,其他任何药物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不要将棉花拭子和任何别的东西插入耳道,缓解发痒的症状或增加引流,这样做只能引起额外的皮肤损伤,细菌生长会更加迅速;事实上用棉花拭子清洁患儿耳道本身就可以导致耳道感染。拭子会刺激皮肤,擦掉覆盖在耳道内具有防潮和抗菌功能的耳道蜡质层。
医生将检查患病的耳朵,随后彻底清除耳道内液体和碎屑,有时还会让孩子用滴耳液5~7天;滴耳液可以对抗细菌,因此可以减轻肿胀,有助于缓解疼痛。只有选用适合的滴耳液,才会取得效果。这里我们将教你如何使用:
1.让孩子侧身,将生病的耳朵朝上。
2.使滴耳液沿着耳道的侧壁流下,使得在药物进入时空气可以排出;可以轻轻运动耳朵,帮助滴耳液流入。
3.保持孩子侧卧位2~3分钟,保证药物达到最深部。
4.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给予滴耳液,一天3~4次。有时,可能还需要于抗生素同时使用。
如果耳道肿胀严重,滴耳液进不去,医生会使用一个棉芯——可以吸收药物的一小块棉花或海绵物质,在吸收药物后放入耳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每天3~4次使用棉芯吸收药物。
孩子正在接受游泳耳治疗时,至少1周不能接触水;但是,孩子是可以洗澡和洗头的。在洗澡洗头时,宝爸宝妈们需要用毛巾角擦洗耳道或吹风机吹干,并用海绵保持耳朵干燥。
3
如何预防“游泳耳”?
限制孩子在水里的时间,最多1小时;
出水后,立即用毛巾角去除耳道内多余的水分,或者让孩子摇头;
在再次入水前,耳道保持干燥至少20分钟以上。
许多儿科医生推荐使用醋酸耳液预防,这些商品药物优于家庭自制的,建议在早上、游泳后或者睡觉前使用;耳塞和游泳帽有时可以帮助保持耳道干燥,防止疾病发生。
预防游泳耳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要用手指挖耳朵。反对用棉花拭子、手指或其他物体来清洁孩子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