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跟着李乾构先生从命名、道地药材、现代药理、入汤药用法及相关中成药这5个方面全面剖析丹参。
我看病开方,第一味药就是丹参,下面讲一讲丹参的临床应用。
01
中医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表明丹参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味中药。
丹参这味中药的药名,是因其药材本身“根皮丹,内紫”颜色而得名。
丹参又名赤参,同样是以颜色而得名。丹之与赤,都是指红色,丹如丹砂,赤如赤豆,丹浅赤深,仅是红色的深浅程度不同而已。
丹参的药用部分,是唇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的根形似人身,这就是丹参药名的来源。
02
中药丹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于产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丹参,处处山中有之”。
丹参的分布,在我国东至浙江,西至宁夏、甘肃,南至云南、贵州,北至辽宁、内蒙等省,几乎遍布全国。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其中以四川栽培的三年丹参品质最佳(条粗,紫红,质坚实,无短碎条,外皮无脱落)。
秋季釆挖,除去茎叶,洗净泥土,润透后切片,晒干,生用或酒炒用。
味苦,性微寒,入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的功能。
03
丹参的化学成分,有水溶性的酚性化合物和脂溶性的二萜类化合物,以及甾醇、糖、烷等,如丹参素、丹参酮。
丹参的药理作用:
(1)丹参注射液,对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心脏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使冠脉流量增加,并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2)丹参在体外对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3)丹参水煎剂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流及电位差,减少氢离子的逆扩散,能保护胃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增强其防御机能,具有抗炎、抗溃疡作用,即使在胃黏膜受到阿司匹林等药物损伤的病理情况下,也可延缓病变的发展。
(4)丹参注射液给药后,能使微循环血流显著增快,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多,60%以上动物实验有血液状态改善。对外周微循环(甲皱球结膜)和内脏微循环(肠系膜、肝脏)障碍均有改善作用。
(5)丹参能防止或减轻缺氧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
(6)对CCI4引起的肝损伤,丹参可通过增加肝脏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防止或减轻肝脏变性及坏死,来达到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通过改善肝脏血供和营养,起到促进肝细胞再生利用和修复。并可促进已形成的胶原纤维化降解及肝纤维重吸收,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7)丹参能调节免疫功能和蛋白代谢。
(8)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9)丹参酮具有温和的雌激素活性。丹参对血糖增高者有明显的下降作用;对皮肤和骨折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对实验性肠粘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04
丹参与其他中药配伍,可增强丹参的功效,并扩大应用范围。
如丹参与四物汤的配伍,可治疗脾虚血瘀的脾胃病;丹参与金铃子散的配伍,可治胃痛气滞血瘀证;丹参与芍药甘草汤的配伍,可治胃肠痉挛的疼痛;丹参与香连丸配伍可治泄泻、痢疾;
丹参与二陈汤配伍,可治急性支气管炎;丹参与枣仁、五味子配伍,可治失眠;
丹参与益母草、香附配伍,可治闭经腹痛;丹参与川芎、赤芍、红花、降香配伍,可治冠心病心绞痛;丹参与牛膝、川断配伍,可治腰痛;
丹参与莪术、白术配伍可治萎缩性胃炎;丹参与茵陈、郁金、板蓝根配伍可治肝炎。
丹参的用量一般是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
丹参专行血分,若病在气分,不宜用丹参。丹参反藜芦,不宜与藜芦同用。出血者和月经量多者忌用丹参。
05
丹参除入汤药外,以丹参为主药研制的中成药也不少,介绍如下:
(1)丹参片(粉针剂、注射液、冲剂)处方: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的功能,适用于瘀血阻滞的冠心病、心绞痛。
(2)丹七片处方:丹参、三七等量。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适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心胸痹痛,经期腹痛。
(3)复方丹参滴丸(片、口服液、气雾剂)处方:丹参浸膏g,三七g,冰片8g。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适用于气血瘀阻、胸阳不开的胸痹、心绞痛。
(4)冠心丹参片处方:丹参g,三七g,降香油ml。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能,适用于气滞血瘀的冠心病心绞痛。
(5)丹参酮胶囊处方:丹参提炼而成。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骨髓炎、痤疮、扁桃体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乳腺炎等。
(6)丹芎通脉胶囊处方:丹参、川芎、红花、赤芍、元胡、枸杞子。具有活血逐瘀、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心绞痛气滞血瘀兼肾阴不足证。
(7)丹红化瘀口服液处方:丹参、红花、当归、川芎、桃仁、柴胡、枳壳。具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的功能,适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气滞血瘀证。
(8)丹桂香颗粒处方:丹参、桂枝、沉香、干姜、*芪。具有活血止痛、益气温中的功能,适用于胃痛中虚、寒凝血瘀证。
(9)复方丹蛭片处方:丹参、水蛭、*芪。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能,适用于中风气滞血瘀证。
(10)丹参舒心胶囊处方:丹参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镇静安神的功能,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乾构》,李乾构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6.10。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福慧增长吉祥安康!
动手指转发、点赞收藏和留言都是善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