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人体最重要感知器官之一,除了能收集外界声音外,也起到了掌握人体平衡能力的作用。由于它长在眼睛后方,头部两侧,根本没有足够存在感引发人们重视,只要在掏耳朵时,通过耳屎来判断耳朵是否健康。
耳屎,顾名思义,就是耳朵日积月累下所堆积的代谢废物,其中包括皮脂腺分泌,外部尘土进入形成。耳屎太多会影响耳朵听力,甚至出现外耳道发现等现象,危害健康。
在许多人心中认为,掏耳朵是非常舒适的存在,能使精神得到升华,于是他们无论挖耳勺、棉棒、手指甲等都能成为工具。但是作为耳朵附着物,其吸附能力较强,如果掏不掉还十分执着时,或会出现损伤耳道壁,影响听力。
其中,耳屎也分为两类,一是粘性较强、油腻湿漉,二是清爽干燥,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为何有的人“耳屎”很干燥,有的很湿润?
在医学上,耳屎分为比较干燥的“糠耳”和比较湿润的“油耳”,这两者就是单双眼皮一样,是两种不同性状,不存在好与坏之分。
干耳屎
干耳屎颜色比较淡,含水量较少,相比较干爽,主要在外耳道以疏散的片状或者块状分布出现。
亚洲人通常都是干耳屎,这是基因作用,干耳屎容易脱落,容易清理,甚至还能随着身体运动或代谢不知不觉排出体外。
湿耳屎
湿耳屎多数为油性皮肤所分泌的,感觉含水量比较大,看起来湿漉漉比较粘稠,颜色深,甚至看上去深感油腻。
湿耳屎清理相对比较困难,如果长时间未处理很大几率造成堵塞,影响听力,久而久之衍生细菌,造成发炎。
当然,有湿耳屎并不代表你很特殊,这也遗传和身体有很大关系。有人皮脂腺发达,不仅油耳,头发与皮肤也极爱出油。
——耳屎的作用是什么?
保护耳道:如果没有耳屎,耳道就会宾得十分干燥,皮肤没有屏障,或会出现干裂、挫裂等状况发生。而且耳道里含有大量油脂,能湿润皮肤表层,调节耳道温度与湿度。
保护耳膜:空气中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砂砾,他们或会在风作用下进入耳道。而耳屎就能保护耳膜不受伤害,防止异物靠近。
杀菌消炎:耳屎中含有少量脂肪酸,能够在耳道表层形成酸膜,有一定的杀菌作用,防止耳朵发炎。
——耳屎需不需要及时清理?
不需要,大家不要给自己找事干。耳屎堆积起来,它会通过人体运动带出去一部分,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内环境平衡。
建议大家2-3个月掏一次即可,不要采用尖锐物品和棉棒,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结语:掏耳朵很爽,但不要为了爽而不顾耳朵所释放的信号,大家也要根据耳屎变化判断耳朵是否出现了损伤等情况,即使看不见,也不要忘记这一重要器官。
你的耳屎湿润还是干燥?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小编每天都会分享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