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运动爱好者和有车一族,那么这场狂欢,不属于你。
骨感耳机(骨传导)早已不算新的技术,但一直普及度不够,对于用它实用的人群而言,有车一族有车载蓝牙,挂耳蓝牙,甚至华为B3手环都能拆出来当蓝牙去通话。运动人群,则有运动耳机和健身房自带BGM,那么骨传导耳机到底有哪些非他不可的作用呢?这次我试用了Trekstor的骨传导蓝牙耳机,重新来寻找一些之前未能发掘的something。
首先来认知骨传导。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声音传导方式。
(用大白话来翻译,骨传导就是不进耳道不靠空气传播的听音方式。)
利用这一原理的耳机,通过扬声器内部的金属块震动将声音信号传递给颅骨,再通过骨骼直接进入听觉神经。所以骨传导耳机,是佩戴在耳朵外的产品。它绕开了耳道,降低声音对耳膜的损坏,且在佩戴之余仍然能自由听到周围的声音。因此前文中我提到非运动爱好者和行车一族不属于这场狂欢,完全是因为这款耳机戴对了人则是神物;反之为鸡肋。
这款耳机为Trekstor的首款入门级骨传导耳机——BTHN,银黑色的商务风包装礼盒,内里被契合度十足的珍珠棉包裹,送礼和保护性都是比较优秀的。
拿出耳机本体,盒子里还装有四盒耳塞,一纸说明书和一条常规usb充电线。
在丰富的产品色系里,我选择的是低调又百搭的白色款,骨传导耳机的大形状几乎都是个u字型,这是取决于佩戴方式的结构设计。
耳机的白色外壳为镜面设计,图中能很明显看到产品反射出报纸上的内容,因为非常光滑的关系,反倒不沾灰,有赃物轻轻抹去即可。
两个固定耳朵上方位置的听音孔各设计了一个盾型按钮,左边为电话接听按键,右边为暂停键。大家接电话习惯大多都是左边,所以这一点在设计上还是颇有讲究的。
而其他按键则被设计在中间,有开关键,音乐的“上一曲”“下一曲”键。设计上虽然很合理,但在实际佩戴中,这个部分处于后脑勺的位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反手去进行音乐加减的调整的话,动作还是蛮傻。不过这也是戴错人就是鸡肋的原因之一,骨传导耳机是功能性耳机,并不是纯粹用来欣赏音乐的。
骨传导耳机是通过蓝牙来连接手机,开启开关后,耳机会有“poweron”的人声提示,接着用手机配对好“BTHN”,等待connected的提示音后,即可马上试听音乐。
在咖啡店每日必出现的程序员A,成了我撩汉首选,我邀请他作为模特体验了一回骨传导的耳机,他表示只在电影中了解这种科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过,于是还“糟蹋”了我一副耳塞,来验证这款耳机是否真的不靠空气传播声音。实验结果是,耳塞因为难以塞进而难以判断是否是空气传播,但用手死死堵住耳朵口,音乐仍然会被大脑感知。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咽口水,能被大脑轻易感知咽口水的声音一样。实验成功。
而有意思的是,他也问我什么场合会要用这种耳机?虽然这种新奇的科技体验很“英特瑞斯汀”But?是什么样的人需要买这种耳机呢?→_→一看就是不会户外运动的人。
蹩脚的解释完后,我再次问他是否useful,他给出了肯定。而这样的肯定来源于,他觉得国人在交通意识上比较薄弱,所以既要进行城市运动又想不错过电话或者音乐,那么骨传导耳机是一个不会让你沉浸自己世界里,仍然能让你感知外界安全的一个产品。嗯,“useful”后的那一段是我杜撰,但差不多他是这个意思。咳咳。
接下来,我应该去寻找热爱城市运动的人和长期要驾驶的“老司机”来试用,毕竟这群人最需要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同时能听到电话或者是音乐,对于他们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下次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