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
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
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
但其健康却未引起相应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报告:
目前全球有1/5的人
正面临听力受损的风险!!!
尤其是老年人,
当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少,
笑容也越来越少,
你以为是他们变冷漠了,
其实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慢慢听不见了。
……
听力固然会随年龄而“衰老”,
但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
也可能引发类似问题,
那就是——
掏耳朵!
为啥掏耳朵会感觉很爽?
酥、爽、麻,这是很多人掏耳朵后的第一感受。
因为在我们的外耳道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当用挖耳勺摩擦触碰它时,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从而让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
此外,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所有的排泄都会带来快感”。
就像有些人总忍不住挤痘痘、挖鼻屎一样,当我们把一大坨耳屎掏出来后,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满足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频繁掏耳朵,掏出“细菌感染”
不过,“掏耳朵一时爽,医院躺”,这可不是玩笑话。
此前,有网友发帖称,自己有事没事就喜欢掏耳朵,加上夏天爱游泳,耳朵总进水,结果造成耳朵时常瘙痒,流黄水,有时还恶心发臭。
到医院一查,居然是霉菌感染,换言之,耳朵里面长毛发霉了!
无独有偶,南京一位30多岁的王女士,平时很喜欢用棉棒掏耳朵,有时用小拇指掏一下,没想到耳朵里长苔藓,跟“长脚气”一样……
看到这里,你还敢放心的掏耳朵吗?
耳屎能自行排出,没事别瞎掏
事实上,绝大多数时候,耳屎根本没必要掏。
耳屎(在医学上叫“耵聍”)虽然重口味,但它对人体并非一无是处,相反,它还是耳朵的保护伞。
●耳屎富含油脂,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很容易诱发耳道炎;
●耳屎还可以阻挡外界吹进来的灰尘、飞虫,挡住水滴,避免耳膜受到刺激;
●耳屎对传入的声波能起到过滤和缓冲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如打雷、爆竹声)所震伤。
……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耳道有天然的自净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可通过吃饭、说话、咳嗽、打哈欠等方式自动排出,不用刻意去清理它。
排不出来的,医院找耳鼻咽喉科医生帮忙“掏耳朵”。他们拥有专业的技术和工具,掏得很干净,很舒服,也很安全。
如果实在管不住自己的手,就是想掏,该怎么办呢?
自己掏耳朵,隔一两个星期用消毒棉棒在外耳道口轻轻擦拭一次足矣,往里掏时一定要注意力度,动作要轻,不要过于深入。
在工具选择方面,可以使用专业挖耳勺,但不要过于尖锐,使用前记得用酒精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