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篇原创文章,作者:群主飞龙。
全文共字,配图16幅,阅读需要16分钟,年6月11日首发。
本文收录于专辑“致胜神器”,本系列部分其他文章链接如下,欢迎延伸阅读:
.百步穿杨——初代地空导弹发展史(上)
.百年前的屠戮利器②——一战时期各国装备的步枪大全(付费)
.百年前的屠戮利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国装备的手枪
.散布在江南水乡的抗战遗迹——虎年春节探访吴福国防线碉堡群
.可靠的同志——KV2坦克小传
.火炎地狱——B-29空袭东京纪实
.编织鱼雷之海——日本海军雷击战术设想与现实(上)
.吃下五只猫的老鼠——塞缪尔·迪雷和“鲻鱼”号(下)
.吃下五只猫的老鼠——塞缪尔·迪雷和“鲻鱼”号(上)
.能装在口袋里的飞行精灵——德国Ar.舰载水上飞机
.秋水之心——日本特吕二号(KR10)火箭发动机
.大耳朵不是图图——日本防空听音器(付费)
.看得懂算我输——零战空中射击拾遗(付费)
.太平洋战争致胜神器⑥——大洋黑洞的修补匠——刺猬弹
.二战日本雷达的开发⑦——机载雷达
.二战日本雷达的开发⑥——引进德国Würzburg火控雷达
.二战日本雷达的开发⑤——“我想要一台更优秀的雷达”
.二战日本雷达的开发④——仿英美雷达
.二战日本雷达开发③——微波雷达
.二战日本雷达的开发②——脉冲雷达
.二战日本的雷达开发①——早期探索时期
.疯狂的末日科技——“神龙”滑翔特攻机
.“59-巴顿”式改造的T-34-62可行吗?
.“四国王牌”:一位美国飞行员的传奇人生
.牛仔的约翰牛:美军“喷火”征战记
.聋子的耳朵——日造舰上战斗机的无线电装置小考
.《金刚川》里打飞机的利器,M型高炮血统考
.梦想的翅膀——龚永峰的军事历史钢笔军事画
.零战的獠牙:厄利孔机关炮的日本仿造品之谜
.谁是真正的灰猎犬?你所不知道的大西洋之战细节
.太平洋战争制胜神器⑤——焚魔的天火
.海鹫兴亡——旧日本海航飞行员育成方式的历史教训(付费)
.曾毁灭日本的“堪萨斯之战”——战略轰炸之开端
.从施佩到沙恩——由两场海战浅谈雷达所带来的炮术革命
.太平洋战争制胜神器③——赢在船厂里的战争和造舰竞赛的胜利
.太平洋战争制胜神器②——随心所欲打飞机的利器——VT引信
.太平洋战争制胜神器①——“千里电眼”舰载雷达之谜
.最后的铁乌龟群: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太平洋战列舰部队的重建
.东瀛鬼子爱偷窥——川西造水上飞艇从军记
.抗战初期的侦察机和张小六子丢掉的空军!
.输在船厂里的战争——日本战时标准船的建造
.堪称骨骼惊奇!二战日本海军登陆舰和可上陆作战的内火艇们
.话说军博老兵器之三:战场上的小萝莉——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
.吊打鬼子主要靠她,如今偏居一角静待膜拜,话说军博老兵器之二
.中国军事博物馆经典展品中的几个故事——功臣号篇
接上期(第篇)
与碌碌无为的美制初代防空导弹相比,苏联的初代地空导弹可谓大放异彩。
“萨姆”是北约给予的苏联初代地空导弹武器代号(实际上是地对空导弹的英文SurfacetoAirMissile之缩写SAM),苏联方面的编号为S-25,或称R-、V-,由拉沃契金设计局在“瀑布”地对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年开始研制,年开始装备苏联的部队,主要部署在首都莫斯科附近用于要地防空,未出口,年11月7日才在红场的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至21世纪仍有少量实弹留存。
“萨姆-1”地空导弹射程为30~40公里,射高2~20公里,最大速度达3倍音速;全弹发射质量为0千克。整个萨姆-1武器系统主要包括:导弹、发射架、跟踪制导雷达、目标指示雷达和测高雷达等。导弹弹身呈尖头圆柱形,全长12米,弹径0.7米。4个梯形悬臂式弹翼位于弹身中后部,呈X形配置在弹身四周。弹翼翼展2.4米,每个弹翼后缘均装有副翼,用以控制导弹滚转,使其稳定飞行。4个梯形舵面呈X形装在弹身前部,与弹翼处于同一平面,用以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一台预存式液体火箭发动机装在弹身尾部,后改为一台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采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内装烈性炸药70千克,由无线电引信起爆。
图19.根据“瀑布”导弹资料开发出来的苏联第一代地空导弹“萨姆-1”(北约代号)
跟“瀑布”相比,“萨姆-1”地空导弹的追踪系统终于达到了实战水平,导弹采用雷达跟踪和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地面制导设备包括一部跟踪制导脉冲雷达、一部目标指示雷达和一部测高雷达。跟踪制导脉冲雷达的作用是跟踪目标和制导导弹,工作在E波段0兆赫,峰值功率2兆瓦;雷达共有6个旋转天线,方位和俯仰扫描范围均为70度,采用脉冲波束扫描跟踪目标,可同时跟踪30多个目标。目标指示雷达和测高雷达的作用是探测并指示来袭目标的方位、距离和高度,配合跟踪制导雷达工作,共同完成导弹制导。
“萨姆-1”的发射架为单发固定式,作战时,导弹垂直安置在固定阵地的固定发射架上;发射后,制导雷达不断向导弹发出较低频率的询问信号和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当导弹接近目标达到一定距离时,制导站发出起动引信指令,使弹上的无线电引信开始工作并适时引爆战斗部,摧毁目标。
图20.苏联第一代防空导弹“萨姆-1”,尺寸偏大且性能有限,仅被用来作莫斯科的防空,年设计,采用德国“瀑布”防空导弹以及V2的部分零件与蓝图,年定型,主要用于拦截敌方的战略轰炸机
年,拉沃契金设计院又开始启动第二款地空导弹的设计,苏方代号“C-75”(北约代号“萨姆-2”)。年10月装备苏联的防空部队,年5月1日在红场阅兵首次公开展示。
“萨姆-2”弹长10.79米,翼展一级2.56米,二级1.69米,弹体直径一级0.米,二级0.5米,发射重量2公斤,最大速度3马赫,最大射程48公里,射高-米,主要对付飞行速度低于米/秒的各种飞机和其他空中目标。导弹战斗部为定向爆炸破片式,装药公斤,可以产生枚破片击毁目标,毁伤半径达到低空65米,高空米,制导精度75米。采用发射架倾斜的方式进行发射。
图21.萨姆-2防空导弹,具备中、高空全天候防空能力。导弹采用二级组成,正常气动布局,固体推进剂,主要用于攻击远程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
“萨姆-2”的最直观的改进是提升为二级推进,第一级固体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第二级发烟硝酸-煤油液体发动机工作22秒,推力千克。发射部队的火控系统站能跟踪一个目标,利用三个信道同时制导三枚导弹拦截目标。所以在相关影视作品里,经常见到“三发齐射”的场景。
鉴于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迅速形成两大阵营。积贫积弱的泱泱大国必然成为冲突的前线,差别只是在于前线的位置。如果一定要选边站,泱泱大国也只能把前线选择在狭窄的海峡而不是辽阔的北方边境。在各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泱泱大国向苏方进口了这款神奇的地空导弹“萨姆-2”。
图23.运输C-75防空导弹
图24.C-75防空导弹三发齐射
当时的斗争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空中。年9月24日,十多架美制F-86战斗机袭扰浙江空域,航空兵起飞多架歼-5战斗机拦截。飞行员王自重的飞机不幸被对方发射的AIM-9B型导弹命中,是历史上第一名牺牲于空对导弹的飞行员。
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达成协议。苏联将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术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其中,在地空导弹方面,苏联答应向中国提供苏军也刚刚装备不久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同时,除了将派专家组来中国,还派一个萨姆-2建制营的官兵前来手把手地教会中国空军的一个营。
年6月,专家组抵达北京。9月29日,以河北保定空军第八预备学校和吉林长春空军技术学校为基础,成立了我军第一所导弹专业学校。年10月6日,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北京郊区清河镇空军高级防校小礼堂里,宣布成立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营,营长张建华。为保密和便于工作起见,国防科委统一规定地空导弹的代号为“”。因此,地空导弹部队就称为“部队”。年12月26日,北京军区空军在北京大兴县高米店组建二营,营长岳振华,年1月18日,南京军区空军在江苏省徐州组建三营,营长杜先照。
图25.地空导弹二营营长岳振华及其战友,注意其身着带有军衔的五八式军服,佩戴俗称“两毛三”的空军上校军衔,头戴解放帽,是我军军服正规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但在实行十年后被中止。另外一位五五式(五八式、六二式)军服的代表人物是雷锋
年4月19日,在组建不到半年的时间后,由苏联专家协助,地空导弹第一营在宁夏某地进行实弹射击,完美击落伞降的靶标。苏联专家回国后,又自行组织了导弹实弹检验,直接打拉-17靶机,靶机时速千米~千米,与实战更加接近,而且这一次是各营同时参加,标记着地空导弹部队正式成军具备了战斗力。
年建国十周年庆典时,地空导弹部队负责拱卫首都。10月7日,是国庆后第一个星期天,部队按计划应进行补休,但警惕性很高的二营营长岳振华没有批准少数战士请假去洗澡,他认为“这么好的天气,说不好会有情况发生”。
图26.建国十周年阅兵,已经展现了机械化重炮兵这样的重器
果然,一架美制RB-57D型侦察机在上尉飞行员王英钦的驾驶下,于当日10时3分从浙江温岭上空进入内陆,飞行高度1.8万米,后经南京升高至1.92万米,越过沿途歼击机的层层拦截,持续向北靠近北京。
11时22分,当RB-57D距离北京东南公里时,地空导弹部队进入一等战斗准备。11时50分,第二营在距离阵地公里处打开制导雷达,在公里顺利捕捉到目标。
当RB-57D飞机接近到距离阵地公里时,二营完成导弹接电准备,距离70公里时接通发射架同步,转入自动跟踪。距离60公里时,营长岳振华下达发射命令,12时4分,三枚导弹腾空而起飞向目标,命中RB-57D。残骸坠落在北京通县东南18公里处,飞行员死亡,距飞行员东南米处是飞机的主要残骸,头部插进地里,尾翼翘起,尾号“”清晰可见。
图27.被击落的RB-57D高空侦察机残骸
经查证,这架飞机年7月出厂,年交付东南大岛使用,编制在第5联队6大队4中队,驻桃园机场,在美国顾问的策划下,先后侵入大陆15次,到被击落时已飞行小时。此时,距地空导弹二营组建还没超过10个月,完成实战训练才4个d多月。二营的前身,是空军高射炮兵独立第4师2营,岳振华原为高射炮兵第团团长,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原本即将提升为高射炮兵师长。接到调任地空导弹部队的命令后,带领9名主要干部前往长辛店地空导弹一营参加新装备的学习培训。
第二营取得的这个战果,是使用地空导弹在实战中的首次战果。在建国仅十周年后,解放军就掌握了复杂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既是部队人员的战斗精神使然,也从侧面说明了“萨姆-2”导弹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图28.地空导弹部队首次实战战果的祝捷授奖大会
年10月14日,空军在通县为地空导弹第二营召开祝捷授奖大会。国防部予以通令嘉奖,空军给第二营记集体二等功一次。根据公开资料统计,PLA使用该型导弹共击落10架飞机,包括5架U-2、1架RB-57D、1架米格-21和3架无人高空侦察机。“萨姆-2”也因此一战成名,其在世界范围的名气远超美国的同类产品。
苏联方面在年5月1日击落1架U-2侦察机,年12月击落1架RB-57F侦察机。古巴也在年10月27日击落1架U-2侦察机。在后来的越南战争期间,“萨姆-2”同样有着精彩表现。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出动了B-52等作战飞机对越南进行了猛烈轰炸,越南先后装备了近30个营的苏制“萨姆”地空导弹。
图29.萨姆-2防空导弹营阵地布置示意图
图30.年5月1日苏方查看击落的U-2飞机残骸
图31.年12月23日,苏方专家检查B-52残骸
年7月24日,萨姆导弹首开纪录,击落1架和击伤3架美军F-4C战斗机。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越军宣称到年底击落飞机93架。年3月-年10月的“滚雷”行动中,苏方统计使用导弹击落架飞机和90架直升机,美军的数据是架作战飞机被导弹击落。年苏方统计越军发射导弹枚,击落飞机架,包括51架B-52、架F-4、9架F-、59架A-6、57架A-7。而美方声称对方发射枚导弹,击落49架飞机。
图32.越战中北越方面装备的萨姆-2型导弹
还有一个不完全统计数据是,在年8月至年11月间的4年时间里,美军损失架飞机,其中94.85%都是被“萨姆-2”等地空导弹击落的。-年整个越南战争期间,苏方统计越军共发射导弹枚,击落各型飞机3架-包括54架B-52(含架无人机)。美军公布的数据是美国海空军在越南一共损失架飞机和架直升机,其中认为架飞机(包括15架B-52)被导弹(称共发射枚)击落,一些专家认为,美方的实际损失是美方承认数字的3-5倍。
图33.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C-75导弹阵地
中东战争中年的“六五”战争中,埃及当时共有25个C-75导弹营,击落以军9架飞机(以军确认为2架幻影IIICJ);消耗战中(年3月-年9月),年7月20日埃及用C-75防空导弹击落了1架以色列PiperJ-3Cub,到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前战果数字达到11架,平均耗弹量12.9枚。
年10月第4次中东战争中埃叙两国用该型导弹击落14架飞机(此为以方确认数据,埃及和叙利亚分别宣布使用C-75导弹击落对方飞机架和91架)
印巴战争中,该型导弹击落了1架巴方的安-12运输机。
两伊战争中,C-75防空导弹击落至少伊朗4架F-4和1架F-5E。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用该型导弹击落了联军3架飞机(F-1、F-15E和旋风各1架)
最新的C-75战果记录为3年3月19日阿布哈兹冲突击落1架苏-27战斗机。
以上数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必然存在偏差,但是初代地空导弹发展至经典的萨姆-2型,其战果已足以证明自身的价值。
图34.小号手出品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彩绘,只有一代名器才有上模型彩绘的资格,这也是如此之多的二战兵器能够名垂青史的原因,生而逢时既是兵器也是人的幸运
-完,敬请期待-
-给本站投稿只需要输入关键词“投稿”-
-加入粉丝群,只需输入关键词“加群”-
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