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爱护小耳朵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朵能够让我们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因此大家对耳朵要爱护,切不可马虎。那么伤害幼儿小耳朵的行为有哪些呢?该如何保护幼儿的小耳朵?
1、不挖“耳屎”
大多数儿童耳洞里塞满了耵聍(俗称耳屎),因为痒,儿童表现出来的就是总用小手挖耳洞。当孩子耳朵里塞满了耵聍,而且都很深,有的家长会用棉签给孩子挖耳洞。专家建议,千万不要给10岁以下的孩子挖耳洞,“大多数家长都用棉签给孩子弄,而孩子的耳道狭窄且短,棉签太粗,不但挖不出来耵聍,反而会推到更深的耳道内,就更难处理了。医院处置,可以滴点耵聍水,泡一泡,然后冲一冲,就好了。有些家长用挖耳勺给孩子挖耳洞,一旦碰到鼓膜,易引发外耳道炎,影响听力。”
2、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是造成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庆大霉素、卡拉霉素、链霉素等,这些药物会引起听力损害。“预防耳聋要从胎儿期开始。”遗传和病*感染是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对有耳聋家族史的胎儿最好在出生前进行遗传学的诊断检查。如果胚胎期在母体遭遇病*感染、耳*性药物、放射性损伤、先兆流产和一些代谢性疾病等,都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耳聋。
3、不使用耳机等电子设备
现在长期使用MP3、手机等便携式音响设备,导致很多青少年听力下降,这就是电子辐射造成的影响。专家建议不要给孩子使用耳机等电子设备,家长在使用便携式音响设备时,音量尽量不要超过60分贝,并且每隔一小时要休息10分钟-15分钟,每天听半个小时最好。
幼儿护耳的细则
1、户外活动要护耳。孩子户外活动,一要防晒防冻防风,二要防范外力与碰撞。具体防护措施要根据天气和环境的情况来决定,如太阳光线很强,不妨戴一顶遮挡耳部的遮阳帽,或在耳部涂抹少许的防晒霜等。
2、注意睡觉姿势孩子侧卧时,莫让耳廓扭卷受压。
3、正确擤鼻涕。若孩子伤风或患有鼻炎,千万别捏着鼻子两侧一起擤,否则压力太大,带菌的鼻涕会乘机通过耳咽管潜入中耳,诱发炎症。正确的做法是,用干净手帕或餐巾纸轻轻地揩去鼻涕等分泌物;大孩子则要教会他自己擤鼻涕的方法:交替用手将左右鼻翼压向鼻中隔,以擤出对侧鼻子里的鼻涕。
4、不要打孩子。尤其不要用手掌掴孩子的耳光,否则可能伤及耳膜,或令耳骨移位,导致听力损伤。
5、及早矫正畸形。孩子出生有畸形,比如裂颚,可能影响耳咽管的功能,导致中耳积水,应在2岁前予以手术矫正。
6、防病。一些疾病可影响耳的健康。感冒就是是引起中耳炎的一大罪魁(75%的中耳炎系感冒作祟),故防止中耳炎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预防感冒。其次,麻疹、腮腺炎、风疹等急性传染病也是中耳炎的导火线,应该按时接种疫苗,防止这几种传染病上身。
7、不要让水流入耳道内。洗澡或游泳时若耳内灌了水,应及时用棉签或棉球蘸出耳内的污水。
温馨提示
孩子的外耳道皮肤不同于成人,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如果随意动用工具掏挖,如牙签、火柴杆、耳勺甚至发卡,容易引起损伤、感染,诱发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好好爱护我们的小耳朵,用我们的小耳朵来感受更多美好的声音吧!
供稿:周艳
版面编辑:周晓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