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的外耳道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棉花棒掏耳朵竟害耳道发霉癢爆预防病变成
TUhjnbcbe - 2021/4/20 21:13:00

适时的保持五官清洁是件好事,但近日一则新闻报导,表示南投一名菇农因耳内搔癢难止,偕同妻子赴医就诊,透过内视镜检查後发现耳道长满黑白的黴菌,医师询问生活习惯,判定耳朵长出真菌的关键竟然是「棉花棒」!

男子耳内奇癢难止 医确诊黴菌感染抓出「黴」花棒

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吴昭宽表示,现年65岁的陈姓男子近日因耳朵奇癢无比就诊,诊察时发现是耳内受黴菌感染。吴昭宽医师询问其生活和卫生习惯,原来陈姓男子会使用医用棉花棒掏耳,但棉花棒开封就放置阴暗处,台湾环境偏潮溼、加上空气与菌丝等因素,导致棉花棒发霉,又因为歇息处灯光昏暗,陈男并未发现异状,经常顺手拿起往耳内掏,无意间又将黴菌孢子推向耳内深处,导致耳内感染引起搔癢困扰。

吴昭宽医师进一步说明,耳朵癢时可适度借助棉花棒、耳耙子抠挖,不过人体外耳道会自行分泌有杀菌抗黴、保护耳道功能的耵聍(耳内分泌物,即耳垢),过度掏耳或清洁不慎反而造成耳道皮肤受伤,破坏自体防护能力,黴菌也容易滋生。

耳道皮肤敏感脆弱 湿疹、过敏易引起搔癢

医院耳鼻喉科曾智傑医师表示,耳朵的深度大约叁公分,直径一公分,耳朵癢很常见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

耳道皮肤湿疹,不过耳朵内进水或是髒东西掉入,就很可能导致细菌与黴菌的孳生,诱发耳朵搔癢。

皮肤过敏,例如有异位性皮肤炎,也会出现眼睛癢、鼻子癢与耳朵癢,就会有耳道发癢症状,应该要积极治疗疾病。

吴昭宽医师表示,过度掏挖耳朵会衍生黴菌性耳道炎的症状,如果发炎物质持续破坏,会造成耳膜破裂、影响听觉功能,甚至可能引发癌变;耳鼻喉科医师李瑞文也谈到耳部的感染,大部分会觉得耳内搔癢,潮湿感很重,逐渐有分泌物、耳痛的现象,当外耳道被这些分泌物堵住,还会出现耳朵闷塞感,也可能造成耳鸣,眩晕的症状,严重时有机会造成颜面神经麻痹,甚至颅内感染。

因此,提醒耳朵长期有不适感的朋友,建议应该及早就医。

预防耳朵长霉 关键在清洁工具

耳鼻喉科专科医生*德彰,提出几点针对耳朵预防受到感染的生活习惯方式:

避免外耳道入水

当你从事游水活动时,可以佩戴耳塞,防止水流入耳内。如果不小心进水,水其实会停留於外耳道内,不会流进中耳,只要把头侧向一边让水自然流出,再用纸巾轻轻印乾即可。

改掉挖耳习惯

耳道本身会自动排出耳垢,不太需要特别清除。尽量避免自行以耳扒、棉花棒等工具挖耳,但有些情况例如沐浴完後想稍微擦乾耳部就会使用到棉花棒,因此切记清洁工具应避免放於浴室或阴暗不通风处,潮湿环境容易让棉花棒长霉菌,使用前留意产品状况。

定期清洁耳机或助听器

另外,耳机或助听器其实容易藏污纳垢,使用完宜用酒精消*,避免把霉菌带进耳道。

南十字星客服90,

或拨打电话咨询~

我们将及时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咨询服务!

南十字星有最专业的团队,

最顶尖的服务,

最优质的项目!

南十字星,愿为您的投资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棉花棒掏耳朵竟害耳道发霉癢爆预防病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