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帮忙看看孩子的耳朵!”
近日,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一位焦急的妈妈,抱着孩子一边小跑一边喊着医生。接诊的医生向孩子妈妈丁女士问明情况后,立即给小豆豆检查治疗,经过治疗,终于解除了豆豆耳朵内的“警报”。
当天下午,丁女士正忙着照顾生意,豆豆跑来说:“妈妈,你看,我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小家伙竟然模仿孙悟空,把玩具珠子当成金箍棒塞进了耳朵里面!丁女医院。
据医生介绍,一进入暑假,孩子们放假在家,来医院取耳朵异物、鼻子异物、咽喉异物的事也多起来了,七月至今有20多名小朋友因此来就医,取出来的东西千奇百怪:纽扣电池、花生、豆子、五子棋、橡皮泥、硬币等。
耳鼻喉科医生建议:怀疑外耳道内有异物,首先不必过于惊慌,不可随意用身边工具来试图取出异物,贸然将棉签、挖耳勺等头端膨大的工具深入耳道内,容易将异物推向耳道更深处,加重症状,增加鼓膜受损的风险,也不利于后续医生取出异物。
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经检查确认有耳内异物的,医生将根据异物的性质、形状和所处位置不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
医生介绍,外耳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外耳道损伤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多因儿童不慎将小物品(豆类、小珠粒)塞入耳内,成人多为挖耳或外伤时所造成。亦见于虫类(飞虫、蚂蚁、蜘蛛、蟑螂)等侵入而造成。
常见的异物入耳有哪些?
如何安全有效处理?
随小编一起来看
↓↓↓
昆虫类●切勿惊慌喊叫,避免虫子受到惊扰进入外耳道深部。
●可先用手捂耳,张大嘴巴,然后到暗室内,用手电筒照耳道将小虫诱出。
●用酒或食用油等滴入耳内,使虫体失去活动能力,以防对外耳道或耳膜造成进一步伤害,然后用刮匙、耳钩、镊子或外耳道冲洗取出。
非生物类●此类异物入耳后,可将患耳侧朝向地面,将耳朵往下拉,用同侧脚在地上跳数下,有利于异物掉出。
●对于质轻而细小的异物,可用凡士林或食用油涂于棉签头上,将其粘出,或者用带负压的吸管将其吸出。
●对于大块状异物,可用刮匙、耳钩顺耳道壁与异物间的空隙绕至异物后方,轻轻向前将异物拨出,切忌用镊子夹取,以防异物滑入外耳道深部。
●此外,遇水膨胀、易起化学反应或锐利的异物,以及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法取耳内异物。
外耳道异物重在预防■异物入外耳道后,医院就诊取出,避免自行取出时不慎损伤外耳道肌肤及耳膜,或将异物越推越深,给异物取出造成更大的困难。
■自行取异物后,如不适症状未见完全消失,说明仍残留有异物或存在外耳道损伤等情况,应就诊时对症处理。
■异物取出后,应保持外耳道清洁,不可进水,以防感染。对存在的并发症,如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中耳炎等应继续积极治疗。
■戒除不良挖耳习惯,成人无论是俗称的干耳或湿耳,都尽量不要养成老拿棉签之类掏耳朵的习惯,以免断棉签、火柴棒等物遗留耳内,或一不留神插入过深,损伤鼓膜甚至造成中耳及内耳的损伤。
家长一定要教育好小朋友
耳朵里不能乱塞东西
容易引起危险的小物品要放好
不要让小朋友随意触及
保护孩子,安全第一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来源
钱江晚报
图文编辑
李秀辉责任编辑
吴宸敏
执行主编
罗莎编审
项蕾
觉得不错,请点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