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感冒后耳聋
天气寒冷,最近小编的朋友圈也是被各种流感的疫情刷屏。国家疾控中心也发出警示:我国已进入流感高峰季节,病例比例达到近4年来最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感冒时的护理如果不到位,可能给宝宝留下一生的后悔与伤痛。比如下面这个让人悲痛的案例:
一个两岁的宝宝得了感冒,总是不停地流鼻涕。刚开始妈妈给擤鼻涕的时候,宝宝还是挺听话的,可过了几天,一旦妈妈要给她擤鼻涕,她转身就跑。这两天,妈妈发现她每次叫她的时候,总要走到她的旁边去才有反应。难道女儿的听力出了问题?家长这才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是因为擤鼻涕太过用力,造成了鼻涕倒流进咽鼓管,引发了中耳炎。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及时治疗,现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听力,而且损伤不可逆!
擤鼻涕的方法不当,却造成了孩子一生的伤害,这一事件也在提醒我们,宝宝流感,必须学习正确对待!
宝宝感冒,注意预防中耳炎
6岁前的宝宝咽鼓管的功能不佳更易患中耳炎:
(1)6岁前的宝宝咽鼓管发育较短,位置水平且开口宽敞。当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咽部感染后,细菌会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诱发中耳炎。
(2)由于宝宝腺样体靠近鼓眼咽管的咽口,当宝宝呼吸道感染时,腺样体会增生肥大把咽鼓管堵住,造成中耳内气压无法调节,从而诱发中耳炎。
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朵疼痛、耳鸣、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等。一般来说宝宝会有哭闹、烦躁、发烧、呕吐、腹泻等表现。
由于宝宝不能准确表达耳朵的不舒服,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所以,当宝宝感冒后出现反复摸耳朵、烦躁、哭闹等表现时,家长就要警惕起来,宝宝有可能得了耳炎。
不要乱给宝宝擤鼻涕
宝宝鼻塞感冒,很多家长在给宝宝擤鼻涕时,往往会把两侧的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事实上这种方法非常不正确,鼻涕非但不能通过鼻孔排出,反而容易从鼻后孔喷出,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造成中耳细菌感染,诱发急性中耳炎。
有关统计表明,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宝宝就是这样患上中耳炎的。
正确擤鼻涕方法是——
把宝宝一侧的鼻孔用手指按住,把对侧鼻孔的鼻涕向外擤出,再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的鼻孔。
假如鼻涕太多不容易擤出,可以在鼻孔里滴几滴滴鼻液,等鼻子通气后再擤鼻涕。
小贴士如果宝宝鼻塞十分严重,大家最好别给他擤鼻涕,避免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管侵袭中耳,从而诱发急性中耳炎。
另外,有时因鼻涕较干燥,会结成干痂粘在鼻腔里,家长不能扇子给宝宝抠鼻。如果强行拔出鼻痂可能会连带着鼻毛一起拔掉,从而使鼻腔失去分泌功能影响其保护作用,引起出血或感染。可以用热敷软化之后用棉签轻轻擦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