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做无数个选择,但是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一辈子要认识很多人,但是关键的朋友可能不超过三个。谷歌公司在年曾做过一次统计,当时世界上一共有1.3亿种不同的书,而且,这个惊人的数字还在以每年约万种的速度飞速增加着。人生海海,时光漫长,一个人快速成长的阶段,只有几年;重要的朋友,不超过三个;影响价值观和人生选择的书,其实也只有几本。读万卷书,不如读通几本经典的书。有人说,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反而是一些不把读书当做必备的功课、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活得更轻松自在。刚毕业的时候去一家做图书的公司面试。公司在北京北五环之外的一栋商住两用写字楼里,同时来面试的还有七八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谈到每天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说:这次招聘主要是需要管理类图书的策划编辑,每三个月至少要写出一本书。作为毕业生的我,听到“三个月写一本书”,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一本书,不应该是经过作者长时间的研究、沉淀,积累而成的吗?怎么可能让一个大学毕业生三个月写完?工作人员又拿给我几本他们做过的书,名字很诱人,提高情商的、怎么带团队、怎么财务自由的,什么类别都有。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书名的实用性很强,好像能解决你的实际困扰,但是翻开内容发现,大部分都是些无关痛痒的道理。后来工作时间长了,才发现市场上有一些公司,就是在做“垃圾书”。找一些没有工作经验、或者急着赚钱的人,胡乱拼凑一番,加上一些看上去很唬人的名字、标语,就凑成了一本书。功利化、没有深度可言,是这些书最大的特点。“成功人生必修课”、“成功人士都知道的10个道理”、“7天成为理财高手”……粗制滥造,千书一面。前几年看到市场上有按斤卖书的时候,还有些心疼,想着知识无价,怎么能被当作废纸来卖。但是想到那些“垃圾书”,反而心疼起树来,被砍伐印成了这些害人不浅的东西。看过一句很犀利的话:书读得很垃圾,活也活得很狼狈。正是读这些书的人的真实写照。古人说:开卷有益。但并不是所有“卷”都有益。看一些制造焦虑、教人走捷径、毫无营养的“垃圾书”,非但不会有益,还会让人更迷茫、更困惑、更过不好这一生。学术大家金克木先生,曾先后在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任教,最后被北京大学聘请,担任东方语言系教授,与季羡林、邓广铭和张中行一起,被并称为北大的“未名四老”。他在《书读完了》开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学大师陈寅恪年轻时,去拜访历史学家夏曾佑。夏曾佑先生对陈寅恪说:“你能读外国书,这很好。可惜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陈寅恪很惊讶:中国的古书数量浩如烟海,怎么可能读得完呢?许多年后,等陈寅恪自己也到了夏曾佑当年的岁数时,才发现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中国的古书看起来很多,但中国文化是有结构、有系统的。如果把中国所有的传统典籍都看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那么,其中有一些书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他书,都是在这几本书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在金克木先生看来,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必读的书有十部,分别是:《易经》、《诗经》、《尚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如果没有读过这十本,那在读唐诗宋词、小说戏剧的时候,很多典故就看不懂。包括《红楼梦》、《西游记》、甚至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的一些精妙词句,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也就是说,这十本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周易》和《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两面,都是上供帝王、下供百姓用的,是一种符号语言。《尚书》和《春秋》代表的则是官方语言,是对历史的记载。而《诗经》则是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的艺术化结合,带有蓬勃的生命力。《论语》的地位最为独特,它所提出的*治见解和统治策略,不仅被汉、唐的皇家所推崇,更是成为一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数千年影响的显学。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读完这些书,你所积累的文史知识,就已经很可观了。再去读其他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读书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读了很多书,却只是读到了一个个孤立的概念、孤立的知识,并没有把新旧知识连成一张跟自己的生活和需要有联系的网,它们无法变成你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无法真正影响你做事的方法,就像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识无穷无尽,但是掌控各行各业发展的底层逻辑、规律,是很有限的。你从海量的书和知识里,找到底层规律,就能一通百通。“天下大道,殊途同归”,要想把所有知识都融会贯通,我们就必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把书读通”。看过《觉醒年代》的朋友都知道,当时的北大文科,聚集了辜鸿铭、刘师培、*侃等守旧派国学大师,而陈独秀力荐胡适,让他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哲学系教授。胡适最大的亮点,就是学贯中西,他编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打通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壁垒。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把书读通了,掌握了知识的底层脉络。《书读完了》就是这样一本关于读书和治学方法的书,精选了金先生50多篇文章。从如何读懂一本书,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书读通,他都分享了自己独创的方法,比如“福尔摩斯读书法”。点击海报,领取「十点听书会员」免费体验卡,即可收听《书读完了》精讲。点击海报,收听《书读完了》精讲读书是一件乐事,而不是苦事。选一本好书,把一本书从读完到读懂、再到读通,把知识串联起来,从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那么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开卷有益”。十点听书会员,也为大家精选了0本好书,我们可以用20分钟掌握一本书的亮点和精华,也可以用一个悠闲的下午听完一本全本有声书。
十点听书会员,0本好书
现在就领取收听!
▼作者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主播
赏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