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3日,大年初三。村里集镇一家四口因生煤炉取暖致煤气(CO)中*,被急医院就医。经过持续五天高压氧和对症治疗,目前四人症状明显缓解。
据统计,春节假期,医院急诊科共收治CO中*患者13人。高压氧舱七天开舱9次,其中紧急加舱2次,共收治病人74人次。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良*指出,每年冬天是一氧化碳中*的多发季节,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而治疗CO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压氧治疗,以及高流量给氧和营养脑神经的治疗。
揭秘高压氧舱
很多人对高压氧治疗都比较陌生,那么高压氧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高压氧的治疗原理。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下,相当于水下10米高水柱的压强,通常的高压氧治疗是在2.2个大气压下吸纯氧。假设温度不变,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小,压强增大一倍,气体体积缩小1/2,这样吸入的气体就增加一倍。在一个大气压下,物理溶解氧很少,大气压纯氧物理溶解氧,是一个大气压空气物理溶解氧,单是物理溶解氧可以基本满足基础代谢。因此,高压氧治疗的实质就是,通过增加物理溶解氧来提高血氧浓度。
高压氧舱长的很威武,看着就像一个大潜艇(或者方舱)。患者脱下化纤衣服(防止产生静电),收起火机、手机、手表等,穿上纯棉衣服,进入舱门。氧舱治疗全程分钟,其中加压时间15分钟和减压时间20分钟。就象“氧舱潜艇”,下潜时间是15分钟,15分钟后下潜到水下12米。下潜时,舱内压力增大,气体分子活动加速,舱内温度升高3到5℃。夏天时,可启动舱内空调降温。
每个人的中耳鼓室内都有2毫升气体,加压后体积缩小,鼓膜内陷,这时系统会提醒患者捏鼻鼓气、吞咽、打哈欠,来打开咽鼓管。
到达水下12米时,压力达到2.2个大气压。这时,患者要戴好面罩,开始吸纯氧,吸30分钟,休息5分钟,再吸30分钟,共吸氧60分钟。压强增大会使我们的胃肠内气体被压缩,膈肌下移,肺通气量明显增加,吸的又是纯氧,这样呼吸加深,频率变缓。因充足的血氧浓度,供应机体的小动脉就收缩,心脏也懈怠,心率变慢。
如此这般,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缺血缺氧组织的血管因缺氧、二氧化碳积聚、酸中*等血管扩张,病灶区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氧;随着氧浓度提高,氧的扩散半径明显增大;有利于挤压伤、术后伤口的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度降低,有利于微循环改善。此外,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在超强的氧压下,便会丢盔弃甲。
高压氧一类适应征
医院高压氧科副主任韩秀明介绍,高压氧,不仅对很多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用,通过对压力的控制与调节,还可以达到很好的保健效果。高压氧可作为临床重要手段,辅助治疗下列疾病:
1.各种中*:一氧化碳中*、氰化物中*、各种有害气体中*等
2.气泡导致的疾病:减压病、气栓症(潜水、医源性、意外)
3.急性缺血状态:危兆皮瓣、骨筋膜间室综合症、挤压伤、断肢(指/趾)术后血运障碍,不能用输血解决的失血性休克。
4.感染性疾病:坏死性软组织感染、气性坏疽、难治性骨髓炎、颅内脓肿、难治性真菌感染、肠壁囊样积气症、坏死性外耳道炎等
5.放射性组织损伤:放射性骨坏死、软组织放射性坏死、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下颌损伤的口腔术前/术后预防性治疗等
6.创面:糖尿病感染性溃疡、坏疽性脓皮病、压疮、烧伤、慢性静脉溃疡等
7.其他方面:突发性耳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脑外伤、声损性/噪声性耳聋、急性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急性眼底供血障碍等
8.高压氧治疗还特别适合下列“特殊人群”:
白领阶层,缓解紧张压力,消除过度疲劳;
临考考生,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精神紧张、学习效率下降等“考试综合征”;
脑力劳动者,头昏眼花、反应迟钝、胸闷气短等用脑过度表现;
中老年人,失眠、健忘、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预防保健;
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性损伤。
通讯员:孟彦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