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年3月3日是第23次全国“爱耳日”
今年我国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国际爱耳日”由来
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我国卫生部、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个部门共同决定,将每年的3月3日确定为“全国爱耳日”,并于年3月3日开展了首次全国爱耳日的座谈会。
随着我国“全国爱耳日”活动的逐年开展、对外交流的加强以及对世界各国影响的扩大,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年3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的日期——3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希望广场儿童院区耳鼻喉科宋伟主任说:
在中国约有多万的儿童有听力障碍,并以每年2~4万人次的速度递增。如果听力障碍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干预,那么会对儿童言语发育、认知、社会心理健康、生活质量、获得教育资源以及经济独立等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那么,如何发现儿童患有听力障碍?如何早期干预呢?在“爱耳日”到来之际,希望广场儿童院区耳鼻喉科医生刘芷辰继续为家长们科普。
“关爱听力”
了解耳朵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
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声音的信息传到大脑。
“聆听未来”
儿童听力健康
导致儿童耳聋的原因有很多,
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儿童先天性耳聋常见病因有:
遗传,新生儿缺血缺氧等,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先天性耳聋的早发现、早干预具有重大意义。
儿童后天性耳聋常见病因有:
中耳炎、耳部外伤、耵聍栓塞、肿瘤等。
听力筛查尤为重要
对于家长而言,听力筛查是了解孩子听力状况的第一道关卡,具体为:
1.初筛:出生48小时左右;
2.复筛:初筛未通过,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
3.复筛仍未通过:出生3个月内于儿童听力障碍诊治机构确诊。
我们提倡儿童听力问题要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作为辽宁省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可为全省疑似听力障碍的儿童进行诊断,同时为确诊的听力障碍儿童提供治疗和康复等相关服务。
被诊断为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应在6月龄前得到合理的医学干预,例如适配助听器、人工耳蜗,再加上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绝大多数耳聋的儿童都能够重返有声世界。
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耳朵
1、谨慎用药:
慎用耳*性药物,常见的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可能会损伤听力,引起药物性耳聋。所以,当儿童需用药时,请一定遵医嘱。
2、避免熬夜或精神压力过大:
熬夜或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可在瞬间、几小时或几天内发生,也可晨起时突感耳聋。
一旦自觉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如确诊突发性耳聋,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
3、减少噪音的危害:
经常处在噪音环境中或经常带着耳机大声听音乐及有声书,这是现代社会引起噪声性聋最常见的原因。
4、预防耳内进水:
耳内进水,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中耳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甚至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
5、错误的掏耳方式:
尖锐物品掏耳朵,这其实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甚至会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建议自己掏耳朵时最好用棉签蘸取少量酒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尽量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的物品掏耳朵,另外不要形成频繁挖耳的习惯。一般来说,一周左右一次足矣。
★温馨提示★
当耳部出现不适,如听力下降、耳痛、耳鸣、耳闷、眩晕、耳流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希望广场儿童院区耳鼻喉科
上下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