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弥漫性炎症,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耳科耳朵的疾病。当我们挖耳时不慎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及游泳时外耳道积水被细菌感染即会发作。由于外耳道炎与中耳炎、乳突炎均会造成耳痛的症状,所以很多朋友根本无法区别这几种疾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判断造成自己耳痛的病因。
外耳道炎与中耳炎、乳突炎的区别
由于外耳道炎与中耳及乳突在解剖位置上相邻,有炎症感染时也会常常相互波及,所以在耳痛发作时分辨耳痛的发作部位比较困难,但它们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外耳道炎的疼痛是由于炎性物质刺激外耳皮肤火粘膜下神经末梢所致;急性中耳炎的耳痛是由于中耳黏膜充血、鼓室积脓、炎性分泌物刺激到黏膜下的神经所致,多呈现搏动性跳痛;急性乳突炎的病变位置比中耳炎还要深,所以其耳痛为深部痛且常伴有乳突压痛及同侧的头痛。
另外,急性中耳炎和急性乳突炎在鼓膜穿洞后,由于鼓室积脓的流出而耳痛大减。在判断耳痛的位置时仔细观察鼓膜有无红肿、充血或标志,也是判断位置的好方法。
外耳道炎与外耳道疖的区别
除了上面说的问题,临床上也常常把这两类疾病相混淆。但外耳道疖是由外耳道皮肤毛囊炎所致,由于外耳道皮肤较薄且与软骨膜附着较紧,所以在感染时外耳道皮肤的肿胀可引起剧烈的耳痛。当外耳道疖隆起不明显时,其症状、体征皆与本病相似,所以很容易判断错误。
与出血性疱疹性鼓膜炎混淆
当外耳道损伤引起外耳道炎时,可见损伤处有出血点。而出血性疱疹性鼓膜炎的临床表现为耳痛剧烈,外耳道骨部或鼓膜上皮的血泡破裂可致血性渗液,而且有起病急、发热重及外耳道骨部活鼓膜上有血疱的特点。所以,我们在找出根本问题时,不能仅仅只看症状,还要根据疾病的特点来判断。